很多人听到「畸胎瘤」三个字
第一反应是「肚子里长了个畸形胎儿」。
真相:二者一点关系都没有!
它和胎儿毫无关系,而是卵巢里的「生殖细胞」走错了路!
正常情况下,生殖细胞会发育成卵子,但少数时候,这些细胞像「叛逆的种子」,异常增生分化,变成了包含多种组织的肿瘤。
一句话总结:它是卵巢里的「杂物包」,不是胎儿变的!
卵巢畸胎瘤分两种,95% 以上是「良性成熟性畸胎瘤」,5% 不到是「恶性未成熟型畸胎瘤」。
1. 良性畸胎瘤:肚子里长了个「小面团」
常见人群:20-40 岁育龄女性,体检时经常「突然出现」。
长啥样:像一个囊袋,里面装满了「成熟的组织」——比如头发、油脂、牙齿,甚至能看到骨头、甲状腺。
症状:多数没啥感觉,除非肿瘤太大(超过 5 cm),可能摸到肚子有包块,或者隐隐坠痛。
特殊情况:1% 的良性畸胎瘤会分泌激素,比如引发「类癌综合征」(突然脸红、腹泻),或「卵巢甲状腺肿」(导致甲亢)。
2. 恶性畸胎瘤:少数危险分子
常见人群:10-20 岁青少年,恶性程度看「未成熟组织」的多少(分 1-3 级,3 级最危险)。
危险信号:肿瘤里有「胚胎期末发育完全的组织」,比如原始神经、软骨,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到肝、腹膜等部位。
提醒:不要一听「恶性」就慌!早期发现规范治疗,预后较好,尤其是保留生育功能对年轻患者很重要。
平时无症状:超过 60% 的人是体检做 B 超发现的,典型表现为「脂液分层」「面团征」。
突发急症,要马上就医!
01 剧烈腹痛
肿瘤像「带蒂的气球」,突然扭转(10% 的人会发生),肚子剧痛、恶心呕吐,拖延可能卵巢坏死。
02 破裂或感染
外力撞击或自发破裂,导致腹腔出血、发烧,甚至化学性腹膜炎,因为里面的油脂刺激腹膜。
03 罕见信号
比如突然甲亢、头痛抽搐等。
01、超声检查
经阴道 B 超最常用,能看清肿瘤是囊性还是实性,有没有牙齿、钙化等「特征性结构」。
02、抽血检验指标
AFP(甲胎蛋白)升高?警惕恶性未成熟畸胎瘤!
hCG、LDH 等排除其他生殖细胞肿瘤。
03、病理确诊
手术后把肿瘤送去化验,显微镜下看有没有「未成熟胚胎组织」,这是金标准。
01 良性畸胎瘤
腹腔镜「拆包」,尽量保卵巢
首选腹腔镜手术:肚子打小孔,剥离肿瘤,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什么情况需要开腹:肿瘤超过 10 厘米,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或怀疑恶性可能。
02 恶性畸胎瘤
手术+化疗,个体化方案
手术更彻底:根据分期和生育需求,可能切除单侧或双侧卵巢、输卵管,甚至清扫淋巴结。
术后辅助化疗:低级别(1 级)早期患者可能不用化疗,高级别(2-3 级)需按疗程化疗,降低复发风险。
特殊情况:怀孕时发现畸胎瘤怎么办?
1. 无症状:孕期密切观察,等生完孩子再处理,避免手术刺激子宫。
2. 有扭转或破裂的风险:怀孕 4—6 个月是相对稳定期,可考虑手术,尽量保护胎儿。
01 定期复查
良性:术后 1 年每 3—6 个月做一次 B 超,之后每年一次。
恶性:前 2 年每 3 个月查肿瘤标志物(AFP、LDH)、B 超检查或 CT 检查,3 年后每半年一次复查。
02 保护生育功能
单侧卵巢手术不影响怀孕,双侧手术可能影响卵巢储备,术后 3—6 个月查 AMH(抗苗勒管激素),储备低的女性可考虑冻卵。
03 生活小细节
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减少扭转风险),别撞肚子。
饮食不用忌口,均衡营养即可,保持规律作息。
1. 别被「畸胎」二字吓到
95% 是良性,发现后及时就医,别自己吓自己。
2. 重视妇科体检
每年做一次 B 超,囊肿超过 5 厘米或持续存在,别拖!
3. 突发腹痛立即就医
特别是体位改变,如翻身、运动后,突然肚子剧痛伴呕吐,可能是肿瘤扭转,立刻去急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