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或「脑梗」。临床中,当脑中风患者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会有意识地让患者逐步加强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但一些患者和家属往往只奉行一条宗旨,那就是「越用力越好」。结果往往造成偏瘫肢体,肌群肌力发展的不平衡,在错误康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刘大爷今年 65 岁,一个月前因「脑梗死」住院,病情恢复较稳定后,刘大爷和老伴开始积极为下床活动和行走做准备。这时他发现,自己患侧肢体不再像病前那样听使唤了,行走中总摆动不到想要的位置,身体随之开始歪斜,甚至险些跌倒。见此情景,老伴有意识地试着帮助他通过努力控制四肢和身体,在锻炼走路的同时不断加大运动量。最开始确实起到了些作用,刘大爷认为身体慢慢变好正是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为了加速「康复」,于是给身体持续加码,老爷子从一开始的每天步行几十米,经过半年的努力,到现在每天能走 3 至 5 公里。可好景不长,练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肢体变僵硬了,行动也更加困难了,这是怎么回事?
困惑不已的老两口来到河北医大一院康复科就诊,邢军主任带领团队评估了刘大爷的身体状态和行走姿势,认真了解了刘大爷在脑中风后的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因为长期按照畸形的走路姿势进行康复锻炼所造成的身体肌张力异常增加的情况。
邢军主任对他的情况充分分析后认为:「正是由于长期坚持错误的运动姿势,患者的肢体力量和灵活性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因为肌张力的异常变化,使得行走时姿势变换的阻力越来越大,最后生活和行走变得困难,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针对刘大爷的病情,康复科为其制定了如下康复计划:首先,重新训练两下肢的有效负重能力,在天轨减重设备辅助下,开始定点负重、重心转移的康复,保障身体重心的动态稳定;其次,重视促进患肢的屈髋、屈膝、屈踝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保障下肢的屈曲摆动灵活性;最后,通过强化躯体骨盆和髋关节的动态旋转和转移,保障患者步态前行的身体控制协调能力。
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刘大爷终于迈出了中风后正确步态的第一步,走起路来轻松多了,不僵硬了,也能出门做简单的户外活动了,和老伴的幸福小生活又开始了。
康复小知识:步态分析和减重步态训练
正常步行的控制,需要神经中枢(脑),身体平衡,协调动作及足、踝、膝、髋、臂、肩、颈的肌肉和关节的正确参与。
一个人的步行周期大致分为支撑期和摆动期,其中,肢体和躯干的负重能力、两下肢的交替重心转移、骨盆和髋、膝、踝的旋转及屈曲摆动,是步行的三个关键要素。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的正常,如现臀肌无力步态,骨盆异常前后倾,髋关节屈伸摆动不足,膝过伸、膝不稳,踝不稳、足内翻等等异常生物力线的错误步态。其中,某些异常可能被代偿而掩盖,不易察觉,未及时纠正可能进一步出现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模式,久之出现肢体疼痛,活动受限,疲劳无力等并发症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临床康复师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分析,评估步态中的障碍环节,如神经中枢病变(脑中风、脊髓损伤等)的异常运动模式,骨关节疼痛的异常代偿姿势,甚至躯干、脊柱不良姿态的肩、颈、骨盆的病态改变,从而针对性地纠正身体姿势的异常生物力线,改善不良生活姿势,达到康复的目的;或采用康复科新近引进的天轨减重设备,完成减重步态训练,达到有效负重能力,定点重心转移和 H 轨道无死角各方向步行要求。保障平衡安全、协调灵活,正确姿势行走。让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