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手段,属于四级手术,而伴发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是这类手术中最难的一种,由于髋臼畸形、股骨头脱位,患肢短缩,使得手术难度增加,可以称之为「四级中的四级手术」。
最近,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来了一位在这个基础上还伴有对侧肢体小儿麻痹的患者,经过科室医生团队的努力,最终成功为这名患者实施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梁阿姨今年 63 岁,从小就有小儿麻痹症,右侧肢体发育细小无力,一直靠左侧肢体行走,近半年来出现左髋部疼痛,并且病情不断加重,近 1 个月来已经严重影响走路,而且不活动时也很疼痛。
在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左侧先天性扁平髋继发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髋关节半脱位,当地医院认为病情比较复杂,建议梁阿姨到上级医院诊治。
为进一步诊疗,今年 6 月 7 日梁阿姨来到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就诊。
入院完善检查,明确诊断为:
1、左侧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2、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3、左髋关节半脱位;
4、右下肢小儿麻痹症后发育细小。
左髋关节 Harris 评分只有 36 分,髋关节功能非常差,需要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但是梁阿姨的病情非常特殊,因为梁阿姨很小的时候不幸患上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瘫痪。梁阿姨因为脊髓灰质炎导致其右下肢肌肉萎缩、骨骼发育不良,短小、无力、瘫痪。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左下肢是她赖以行走的全部动力来源。梁阿姨的日常生活、行走,全部要靠左下肢来支持。如果左髋关节疾病再进一步加重,那梁阿姨只能完全瘫痪在床,不能下地了。所以,此次手术也是梁阿姨生活的希望。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肖颖副主任医师团队仔细查体及阅读影像学检查结果后发现,由于梁阿姨左髋关节发育不良,使得髋臼扁平,股骨头包容率非常低,不适用常规的全髋关节置换,这让医生们犯了难。
为此,脊柱骨病外科对梁阿姨的病情进行了全科讨论,在科主任邹国耀、副主任肖荣驰及唐志宏主任医师的集体讨论指导下,主刀医师肖颖为患者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将髋关节从脱位的假臼恢复到正常的真臼,而且量身定制了一个髋臼顶部位的钛合金金属垫片,并在不截骨的情况下完美解决了上述问题。
尽管手术过程中一切顺利,但并非手术成功就一切万事大吉,由于梁阿姨从小体质弱,运动量也不足,并且其脑血管重度狭窄,术后出现了一侧肢体偏瘫的情况,幸好手术团队及时发现,通过各种方法快速恢复了她的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
梁阿姨后期康复顺利,已出院。
脊柱骨病外科主任邹国耀介绍,梁阿姨的手术非常具有挑战性,她左髋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手术治疗时需要将脱位的关节复位至真臼,但是真臼又发育不良,而且由于长期在假臼位置脱位状态,将股骨头的位置向下移位至真臼,这个步骤非常困难:
一是得考虑需不需要截骨;二是股骨头下移后会不会导致神经拉长损伤;三是真臼的发育不良是否需要加强重建;四是对侧由于本身就存在小儿麻痹症骨骼发育短小,肌肉无力,术后的双下肢等长如何设计,到底能否下拉延长右侧肢体;五是如果手术失败,不管神经损伤,术后关节松动或脱位,都可能导致行走功能完全丧失。
邹国耀表示,能完成此次高难度手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与科室在关节方向不断努力、突破密切相关。目前脊柱骨病外科在关节方面已常规开展全髋、全膝关节置换及翻修手术,关节肿瘤假体重建及置换手术,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等关节镜手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