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健康领域,起搏器已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定期的起搏器程控不仅能监测和评估起搏器功能、优化起搏参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起搏器寿命、识别和处理并发症,还能提高患者安全性,如通过程控可以开启或关闭某些功能,如植入起搏器的患者需要查核磁前,需要起搏器程控打开抗核磁模式,以确保患者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的安全。
除此之外,还能监测心律失常事件,起搏器能够记录心律失常事件,如模式转换、心房和心室高频事件等,程控过程中可以回顾这些事件,对于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至关重要。最近,我们就在起搏器程控过程中有了意外收获。
计划旅行,却住院做了手术:
67 岁的管某,7 年前因「窦性心动过缓」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近 3 年发作性心悸,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可自行缓解,高度怀疑心房颤动,未明确诊断及治疗。
最近秋高气爽,计划外出旅游,但偶尔会有头晕不适,就想着在外出前查个头颅核磁看看脑血管是否有问题,便约了燕达医院心内科每周二上午固定时间的起搏器程控,虽然患者只是打开抗核磁模式,燕达医院心内科还是给患者做了详细的起搏器功能检测,随后打开了抗核磁模式。
在核磁检查结束后,患者再次出现心悸伴头晕情况。患者自己描述:「感觉差点就晕过去了」。这促使我们立即再次起搏器程控和 12 导联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确认了我们的担忧——患者确实存在心房颤动。心内科医生团队迅速采取行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后安排了患者住院治疗,在排除了可纠正的继发性因素后,根据 2023 年《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中对于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应将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以改善症状的建议,顺利完成了房颤射频消融术。
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成功转复并维持了窦性心律。在确保患者的心脏健康和安全后,得以继续他的旅行计划。
安了永久起搏器,不能一劳永逸
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出院时,燕达医院心内科有专门的随访人员,会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把填好具体复诊日期及内容的随访单给到患者手里,把患者加入我们的术后随访微信群,督促患者术后 3 个月、6 个月以及 12 个月定期进行起搏器程控随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