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28
原创

每 4 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以为只是偏头痛,没想到是「那里」病了

经久不衰的《甄嬛传》「甄学」,居然也有和医学「联动」的一天?

比如直到去世都未曾再怀的华妃,极有可能是药物流产导致的 继发性不孕(麝香不会导致不孕哦)

再比如「一格电撑到大结局」的端妃,常年体虚,有可能是 贫血或者肾脏疾病

最后再说说「剪秋啊,本宫头好痛」的皇后,当年集结各路医学精英都治不好的头痛,很有可能,是一种「心病」!

找不到症结的头痛

60 多岁的林姨(化名),就像《甄嬛传》里的皇后一样,被头痛折磨了 近 40 年
和很多毫无征兆的偏头痛一样,林姨的头痛主打的就是一个「随时大小痛」:吃饭时痛、唠嗑时痛……总之逮住机会就得痛一痛。

布洛芬没少吃,医生没少看,CT、核磁甚至胃肠镜,在这 40 年间,林姨都一个不落全部做完。

但这个头痛就像永远杀不完的广东蟑螂,沉默了一会又继续在林姨头里「嚣张」,最后还直接把林姨整吐了。

被头痛+呕吐折磨得身心俱疲的林姨,第一反应就是「吃坏东西」,便着急往 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赶。

医院从头到脚给林姨做了一番检查后,怎么都揪不出病因。最后通过会诊,神经内科孙微主任 发现了端倪:「普通的偏头痛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轻,但林姨却刚好相反。」

结合临床经验,孙微主任给林姨做了 「发泡试验」

什么是发泡试验?

医生在患者手臂的静脉上,注射含有微小气泡的生理盐水,借助 TCD 栓子检测分析系统,观察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情况。结果发现:

• 静息状态下:3-5 秒内,可见微小气泡出现 10-20 个。

• 强力闭呼动作后:3-7 秒内,可见微小气泡出现>60 个,呈雨帘状。

简单来说,就是注射进静脉的小气泡,「流窜」到了动脉,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作 右向左分流

什么是「右向左分流」?

它指的是 心内肺内 存在异常通道,导致 未经氧合的血液 直接进入体循环。
心脏分为左右两侧,右侧接收「缺氧」的静脉血,左侧接收「吸饱氧气」的动脉血。
正常情况下,动静脉血替换分为 3 步

• 第一步:右侧心脏将静脉血输送到肺部

• 第二步:血液在肺部「吸饱氧气」后回流左侧心脏

• 第三步:左侧心脏将血液泵至全身。

但右向左分流,直接省略了第二步。

也就是「缺氧」的静脉血直接混入了动脉血管中,当它「流窜」到脑动脉后,就可能产生偏头痛的症状。

除了偏头痛外,右向左分流还会导致外周动脉栓塞、减压病、脑梗死等疾病。

选择「偷渡」究竟有何隐情

静脉血光明大道不走,为什么偏偏要省略第二步,选择「偷渡」?
其实,右向左分流 可能存在两种情况:心内分流肺内分流

心内分流以 卵圆孔未闭 为主:

心脏有四个腔,其中左心房和右心房隔着「一堵墙」。卵圆孔就是这堵墙上的暗道,胚胎时期这个暗道是开放的,一般出生后这个暗道就会逐渐关闭。但 有些人的卵圆孔一直没有闭严,右心房的静脉血就是从这个空隙溜走的。

肺内分流以 肺动静脉瘘 为主:

由于肺内血管畸形,导致静脉血绕过毛细血管,直接和动脉血管相通。

每 4 人,就有 1 人是这种病的潜在患者

虽然两种情况都可能致病,但发生率却是天差地别!
肺动静脉瘘发生率 仅为 2-3/10 万。卵圆孔未闭的成年人发生率,却有 20%-34%

注:几乎每 4 个人,就有 1 人是卵圆孔未闭的潜在患者;更多的人因为找不准病因,而饱受一辈子的头痛折磨。

由于卵圆孔未闭的高发生率,孙微主任当时就怀疑她可能患了这种病,所以才为林姨做了 发泡试验。

不过,证实林姨存在右向左分流后,她还需要进一步做经食道超声检查,才能最终确诊。

为何不直接做「经食道超声」?

虽然经食道超声也能观察心脏病变,但与之相比,发泡试验 不仅更为 安全、舒适、无创伤, 而且能更有效 检测到细小的卵圆孔

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患者的不适,同时提供了高效的筛查效果。

因此,临床一般都通过发泡试验,先筛查右向左分流;再做经食道超声,继续筛查分流的原因

那是不是所有的偏头痛,都可能与右向左分流有关?

孙微主任提醒:

肺动静脉瘘的临床病例非常少,同时也并非所有卵圆孔未闭的人,都会出现偏头痛等症状。

但如果发现自己有 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或是 长期偏头痛,可以先做做下面这个简单的自测表。

每 4 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以为只是偏头痛,没想到是「那里」病了

如果评分大于 6 分,你就得警惕「卵圆孔未闭」的可能性。

不过这只是初步自测,如果你有 长期未知原因 的偏头痛、脑梗死、脑卒中等症状,还得尽快到神经内科查明病因。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