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26
原创

鲁中故事丨让造口如玫瑰花般绽放

让造口如玫瑰花般绽放

每一天上午,都是我们医护人员工作最繁忙的时段。

今天,已在我科住院 90 天、刚出院不久的 8 床孙奶奶的老伴朱爷爷,突然来到了办公室。朱爷爷紧紧握住主管医生赵帅、造口师罗凤斌的手,热泪纵横、双手颤抖着说:「孩子们,太谢谢你们了,没有你们,俺老伴这把老骨头,这次就回不去了。感谢你们,这帮好孩子让我们一大家子终于又团圆了,挺过来了,俺老伴现在可好了!」之后,朱爷爷与我们医护人员一一握手、拥抱!

8 床的孙奶奶,是一位老年高龄造口患者。因急性肠梗阻肠坏死后做的造口;同时,她还是一位脑梗塞、三高、肥胖、多年肌无力、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的长期卧床患者。

我们普外一科的医护团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团结一致,精心为老人作好术后多维化、具象化的恢复方案。罗凤斌作为造口师(国际 ET)首当其冲,成为老人的主力护理师。她坚定的说:「当你为患者的痛苦而共情时,根本不可能嫌弃他们脏、麻烦,只要能为患者解决问题,就会很有成就感,因为我们是『造口人』们最需要的人。」 

面对老奶奶严重、复杂多样的伤口、造口,我们医护团队没有退缩,顶着压力,在老奶奶家人期盼的眼神下,对老奶奶的伤口逐步进行一次次清创、负压吸引、使用新型敷料换药、填塞、包扎;造口的维护、保养。每天数次的换药和清理伤口、造口,每一次都会弯腰一个多小时。尽管才早春四月,赵帅、小罗他们经常弄得满头大汗、直不起腰来、工作服已经湿透。我们医护团队每天细心地为老奶奶慢慢地清理伤口、维护造口,耐心教会老奶奶家人如何正确护理造口,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告诉老奶奶的家属护理注意事项。还把老奶奶的家人同步拉进了我科的「造口之家」微信群。在这个群里,大家随时可以动态学习、切磋、相互鼓励。慢慢的,老奶奶重新树起了生活的风帆和信心,笑容又爬上了她的面颊。

老爷爷说:「每次换药或有事找你们,都随叫随到。尽管你们工作很忙,但是依然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病人,没有一点马虎。咱们的医护团队是最棒的、最有责任心的!」老爷爷一句句肺腑之言为这个平常的日子增添了特殊的含义。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治愈更多疑难伤口、造口,让患者不必舟车劳顿,就近享受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伤口造口门诊同质化诊疗服务,特别是病人的伤口、造口在我们这里得到治愈时,我们感到非常开心!」面对病人的褒奖和同事的称赞,赵医生、小罗没有豪言壮语,他们只是靠着医务工作者骨子里的自豪,把医者仁心诠释得淋漓尽致。既是「提灯天使」,也是「白衣战士」,似超人,亦平凡。「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做好医疗照护,让他们舒服一点,生活质量提高一点。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切实地帮到患者,『修』好他们难以愈合的伤口造口,就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我们医护团队给人感觉很亲切,技术精湛又有耐心。

「你们这个团队太棒了,在你们这里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很感动!认真负责、不怕脏累、一心为患者服务的敬业精神!」老爷爷和家人深受感动,为我们团队带来了感谢信和为小罗专门单独制作的锦旗。在他的这封感谢信中,字迹虽颤颤巍巍,但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情深意重,透露着对医院医护人员医德医风的认可和赞许。

经过我科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共同努力,老奶奶伤口造口全面愈合胜利出院。普外一科医护团队只是北大医疗众多优秀医护团队的一个缩影。这个老奶奶也是我们众多患者的其中之一。我们有信心,通过我们对造口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精准护理,逐步帮助造口患者树立稳固三心管理:对造口有爱心,护理造口有耐心,对生活有信心。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每一天。

鲁中故事丨让造口如玫瑰花般绽放

「我爱你」,让造口如玫瑰花般绽放!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