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02
原创

怀了宝宝留不住?找准病因是关键:警惕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

「我第一次胎停流产时,身边的人安慰我,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但是第二次流产袭来,我就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办了。这种得而又失的滋味实在是太不好受了。」

在远东龙岗妇产医院·妇科门诊,一位孕妈妈这样求助。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及女性婚育年龄的逐年上升,自然流产、胚胎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面对一次、两次甚至更多的流产妊娠结果,许多的女性也因此变得十分沮丧。在调理好身体以后,要想再孕育一个健康的新生命,主要还是要科学认识到什么是复发性流产,并为之做好应对措施与规划。

复发性流产是什么

目前,根据我国复发性流产诊治共识,通常把 3 次或 3 次以上在妊娠 28 周之前的胎儿丢失当成复发性流产(RSA)。但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两次自然流产就应该给予重视及评估。

另外,我们需要明确,流产是指在 B 超下已经看见了宫内妊娠,然后发生了自然流产,或者是因为胎停育做了人工流产,不包括生化妊娠在内。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

RSA 的病因十分复杂,不同的影响因素可分别导致早期流产或晚期流产。

遗传因素

夫妇染色体异常和胚胎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易位、嵌合体、缺失或倒位等,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复发性流产常见的原因。

解剖结构因素

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包括各种子宫先天性畸形、子宫颈机能不全、宫腔粘连等。子宫畸形妇女、子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晚期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

内分泌因素

女性内分泌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等,均可导致流产。

感染因素

任何能够造成菌血症或病毒血症的严重感染均可以导致偶发性流产,细菌性阴道病是晚期流产及早产的高危因素。

免疫因素

包括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和同种免疫功能功能异常。

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妊娠期高凝状态易形成局部微血栓,使胎盘组织的血液供应下降,胚胎或胎儿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胚胎或胎儿的发育不良而流产。

妊娠 12 周以前的早期流产多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免疫功能紊乱及血栓前状态等所致。

妊娠 12~28 周的晚期流产且出现胚胎停止发育者,多见于血栓前状态、感染、解剖结构因素。

在病因诊断过程中需要针对性进行一系列的筛查以确定导致流产发生的病因,并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如何预防复发性流产

1. 减少与不良环境的接触

有害化学物质的过多接触、放射线的过量暴露可能会导致流产,就像医院放射科也会提醒「孕妇勿进」也是同理。

2. 保持愉悦心情

精神高度紧张、消极抑郁等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都可以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使机体内环境改变,从而影响胚胎的正常的发育。

3. 注意饮食起居习惯

避免吸烟、酗酒、饮用过量咖啡、滥用药物及吸毒等不良嗜好,为宝宝提供一个健康的机体环境。男性也同样要调节生活习惯,避免精子质量过低。

远东龙岗妇产医院·妇科李世梅主任建议:要想孕育一个健康宝宝,千万不能忽略孕前检查和各项指标的监测。复发性流产可酌情选择流产病因检查项目,根据检查结果做到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备孕措施和保胎方案,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