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9-15
原创

神奇的「术中唤醒」——她边聊天边手术告别脑肿瘤

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组、神经电生理监测组与麻醉科、手术护理团队合作,成功完成了神奇的「术中唤醒」开颅脑胶质瘤显微切除手术。

「动一下你的右手,很好!」

「动一下你的右脚,很好!」

「1 到 10,数一下数,很好!」

「3+4 等于几,很好!」

「告诉我,你看到的图画是什么?很好!」

躺在手术台上,正在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正自如地按照神经外科周杰博士的指令做出正确的动作和回答,这是近日发生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里的一幕。

在手术中,打开头盖骨,露出大脑,患者却睁着眼睛意识清醒,医生在与患者「互动」过程中完成了巨大脑肿瘤的切除,听上去是不是不可思议?

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组、神经电生理监测组与麻醉科、手术护理团队合作,成功完成了神奇的「术中唤醒」开颅脑胶质瘤显微切除手术。术后,患者各项功能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神奇的「术中唤醒」——她边聊天边手术告别脑肿瘤

患者麻醉后在电磁导航注册下进行精准的切口入路设计

开颅后,手术患者被叫醒互动

近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健中心院区的手术室里,一台由神经外科医生主刀的开颅手术正在紧张进行中,医生们逐步取下坚硬的颅骨,划开硬脑膜,暴露脑皮层后,却轻声将 29 岁的患者小程唤醒。

「动一下你的右手」「动一下你的右脚」「1 到 10,数一下数」「3+4 等于几」「告诉我,你看到的图画是什么?」小程按照医生的指令做出正确的动作和回答……

而在她头顶上,在陈礼刚教授的指导下, 主刀医师周杰副教授根据病人的反应,小心试探着脑肿瘤和周围正常脑组织的边界,准确地标记出重要功能区,规划出躲避这些功能区的「手术路径」,然后,在显微镜下对肿瘤实施「精准打击」,减少对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

而手术台一侧,麻醉科医师团队和神经电生理监测医师团队聚精会神地盯着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手术护理团队也在时刻观察着患者的实时表现,全程保驾护航。

1 个多小时后,在多学科医护团队共同协作下,手术顺利完成,病变完整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见明显功能障碍。

神奇的「术中唤醒」——她边聊天边手术告别脑肿瘤

「术中唤醒」,为了更精准切除

「今年七八月份的时候,我突然发生了多次癫痫,手、脚、脸不时就会抽搐。此前从来没这方面的病史,我就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检查,结果发现是『脑肿瘤』,吓坏了。」8 月 25 日,已出院回家休养的小程思路清晰,话语清楚,「手术以后,我现在各方面恢复都还不错,走路、说话没什么问题,再休养一阵应该就可以回去工作了。」

而当时小程到医院就诊后,经核磁共振检查,医生发现小程左额顶叶功能区有脑肿瘤(胶质瘤),肿瘤逐渐长大导致颅内压力增高,压迫负责右侧肢体运动的脑重要功能区,导致小程出现了肢体抽搐的癫痫症状。

「患者的肿瘤有半个手掌大小,占到了脑组织近 1/5,如果不尽快手术,肿瘤继续生长,将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周杰副教授说,患者还很年轻,对于这样的脑部功能区肿瘤,手术的难点在于如何保留患者重要功能,如肢体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全切除肿瘤,让她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工作。

经过术前与麻醉科制定手术方案,神经外科主任陈礼刚教授和周杰副教授提出了「术中唤醒」的手术方案,即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实施脑内肿瘤切除术。

目前,术中唤醒下皮质及皮质下直接电刺激技术被认为是大脑功能区定位的「金标准」,通过精确可靠的个体化功能区定位,神经外科医生可以在监测和保护病人重要功能的情况下切除病灶,有效避免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显著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神奇的「术中唤醒」——她边聊天边手术告别脑肿瘤

叫醒后,她并不害怕

从手术台上醒来,发现有人正在自己的脑袋里动刀子,会不会惊慌?「躺在手术台被叫醒的时候,就像平时睡觉被叫醒,并没感觉害怕,没感觉疼,没有什么不舒服。

医生问的问题,我都很清楚,我就按照他的指示做。没有多长时间,我就又睡着了。等再醒来,手术都已经做完了。」小程回忆说,手术前跟医生进行了详细的沟通,而且自己也查找了相关资料,做好了心理准备,才决定接受手术。

「病人术中被唤醒犹如自然苏醒,与噩梦中惊醒导致的不适感觉不同。」麻醉科刘玉林副教授介绍,这有赖于麻醉药物的精准使用,让患者可以「舒适」地在手术中接受医生的测试。

随后,这台集合神经外科、神经电生理、麻醉科、手术护理等多学科医护团队联合实施的「术中唤醒」手术,最终获得了成功,极大地保全了小程语言、运动、感觉功能和重返工作岗位的机会。

神奇的「术中唤醒」——她边聊天边手术告别脑肿瘤

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神经外科手术已逐渐由「显微神经外科」向「精准神经外科」发展。

本例神经外科手术含金量极高,除了术中唤醒技术外,术中综合运用了目前多项先进的手术及监测技术: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术中神经导航—术前、术中精准定位病变范围;术中功能区皮层及皮层下电刺激—术中直接电刺激定位功能区;术中 B 超-实时检测肿瘤全切除程度。

目前,西南地区也只有少数大型神经外科中心可以开展「术中唤醒-清醒开颅」。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充分体现了我院神经外科、麻醉科及手术护理团队的高超水平。

神奇的「术中唤醒」——她边聊天边手术告别脑肿瘤

医生叮咛小 tips

唤醒状态下胶质瘤切除手术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手术?

唤醒手术是在切除肿瘤前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下唤醒,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精确定位大脑重要功能区,安全切除肿瘤的同时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偏瘫、失语等并发症风险。

唤醒状态下胶质瘤切除手术适合什么样的病人?

病变累及脑功能区或手术切除范围涉及脑功能区皮质及皮质下白质纤维的胶质瘤。

年龄超过 14 周岁者。

无明确的精神病史或严重精神症状者。

意识清醒,认知功能基本正常,并且术前能配合完成指定任务者。

同意接受唤醒手术者。

唤醒状态下胶质瘤切除手术有什么优势?

可以在保留神经功能的同时切除病变,能有效避免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显著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神奇的「术中唤醒」——她边聊天边手术告别脑肿瘤
术后手术团队合影

总之,目前临床上开颅手术术中唤醒的适应症主要包括:

术中需进行皮层脑电图或精细电生理监测,尽量避免麻醉药对电信号干扰的开颅手术,如癫痫手术、深部电极植入术及难治性中枢性疼痛手术;

临近或位于脑皮层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功能性区域的占位病变;

脑内重要功能区供血血管的手术;

协助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患者进行听觉脑干植入手术等。

当然,手术医师和麻醉科医师还要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患者是否适宜施行唤醒开颅手术。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