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11-19
原创

鲁中故事丨以专业托举生命重量,以责任铸就健康防线

在神经内科护士的日常工作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发生脑卒中后的快速反应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患者的安康之路。

10 点 25 分,急诊转入了一位 84 岁高龄的患者张奶奶,她被安置在神经内科 61 床。奶奶含糊不清地重复着「我快快快」,这种异常的表达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警觉。王护士马上询问家属情况,家属告知奶奶今晨 7 点多就出现了说话不清、走路不稳的症状。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是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预警,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王护士深知情况紧急,立即向高雯护士长报告。高雯护士长迅速做出反应,指挥团队将病人转至溶栓床。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溶栓前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称体重,这看似简单的步骤却对后续的药物剂量计算等有重要意义;建立静脉通路,这是后续进行溶栓治疗药物输入的必要通道;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准确获取有助于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以便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整个团队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每个成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0 点 36 分,郑秋盟大夫赶到患者床前。他深知溶栓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这危急关头,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必须尽快做出决策。他与家属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详细地解释了溶栓治疗的必要性、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预期的治疗效果。家属在了解这些情况后,签署了溶栓同意书。这薄薄的一纸同意书,承载的是患者和家属对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沉甸甸的信任。

10 点 45 分,溶栓治疗正式开始。在溶栓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始终全神贯注,他们密切观察着张奶奶的各项生命体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溶栓治疗就像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战斗。每一滴药物的注入,都寄托着患者康复的希望;每一次对生命体征的监测,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直到溶栓结束,医护人员心中那根紧绷的弦才稍微放松了一些。

下午交接班的时候,张奶奶已能清楚地讲话。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口角歪斜、走路不稳、言语不清的症状可能是中风的前兆。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必须尽快就医。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将始终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医护人员的神圣使命,在生命面临威胁的紧要时刻,用专业、爱心和责任为患者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不负患者和家属所托,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尊严。

文字:神经内科 王立华

审核:侯国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