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血糖还好吗? 在拿到检验报告前,32 岁的小刘真没想到自己会得糖尿病。虽然平日里他隐约察觉到了自己时常口渴、多尿,但也不咋在意,直到这次单位体检,才得知血糖早已高得离谱。
其实,小刘并不是唯一被糖尿病「蒙蔽」的人。2015 至 2019 年间,我国 2 型糖尿病的总体患病率已达到 14.92%,患病人数已超过 1.4 亿,居世界首位。
但最新公开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人,也就是 7200 万中国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在已诊断为 2 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治疗率及治疗达标率均不足 50%。
11 月 14 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呼吁将患者整体幸福感置于糖尿病管理的核心,助力患者享有健康生活。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认清糖尿病这个潜伏的「杀手」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关,中国 2 型糖尿病患病率在 30 多年间增长了十几倍,这种增长很明显不是因为人群的遗传背景发生改变导致的,而是生活方式剧变的结果,可称之为「生活方式病」。
吃的好、动得少、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超重肥胖等因素是促进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得了糖尿病,难道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其实,糖尿病前期是有机会逆转的。如果能早点发现自己的胰岛出了问题,并且做出及时的生活干预,可以延缓糖尿病前期的发展,甚至发生逆转。
糖尿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也就是常说的「三多一少」。
糖尿病还会以多种特殊姿态「出场」,比如女性外阴瘙痒、男性外生殖器感染、伤口难以愈合等。
此外,部分疾病也会导致血糖升高,诱发糖尿病,相关患者还需趁早监测血糖指标。
1 比如垂体生长激素瘤、嗜铬细胞瘤、库兴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部分遗传性疾病等。
2 胰腺肿瘤术后患者、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可因胰腺免疫被破坏导致糖尿病。
3 部分人因低血糖反应发现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多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不少人都是在体检或者治疗其他疾病时查出的糖尿病,还有患者直到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才察觉。
因此,建议大家在每年一次的体检中增加血糖相关检测(空腹血糖、随机血糖),也可以去医院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尽量把糖尿病的危害降到最低。
成年人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是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
1 年龄 ≥ 40 岁;
2 有糖尿病前期史 (糖耐量受损、糖调节异常或两者同时存在);
3 超重(BMI ≥ 24)或肥胖(BMI ≥ 28),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 cm,女性腰围 ≥ 85 cm);
4 静坐生活方式;
5 一级亲属中有 2 型糖尿病家族史;
6 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7 高血压(收缩压 ≥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 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 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0.91 mmol/L 和/或三酰甘油 ≥ 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 患者;
10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糖尿病的危害也主要在于它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种。急性并发症包括高血糖急症、低血糖急症和乳酸酸中毒;慢性并发症又分为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不只是简单地影响一个器官,而是可能波及全身,从眼睛到脚趾,没有任何部位能幸免,比如:
1 眼部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2 肾脏则有可能患上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可出现肾衰、尿毒症;
3 攻击心脏和大脑后会增加冠心病、中风的患病风险;
4 造成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脚部感觉减退,甚至发展成糖尿病足,进而导致严重的感染,甚至需要截肢。
近些年来医学界开始关注的糖尿病新型并发症还包括:阿尔茨海默症、骨质疏松、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等问题。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没有根治的办法,但是可以控制,甚至部分患者可以达到「缓解」。
2021 年 ADA 发布「缓解 2 型糖尿病的定义和解释」共识报告:建议将停用降糖药物至少 3 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6.5% 作为 2 型糖尿病缓解的诊断标准。在确定处于糖尿病缓解状态后,仍需要每年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