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5-08
原创

发现孩子有「斗鸡眼」怎么办?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为孩子的「斗鸡眼」来院问诊的家长。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无外乎就是,孩子的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需不需要治疗?应该如何治疗?
针对于以上的问题,现在为大家总结一下在临床工作中,会引起小朋友们「斗鸡眼」这类情况的几种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因为皮肤褶皱会遮蔽人眼眼球的内眦部和泪阜,使患者鼻侧的白眼球不能显露或显露的很少,所以外观上会给人一种「斗鸡眼」的感觉。这类患者常表现为鼻梁低平,捏起鼻梁皮肤,内眦赘皮会暂时消失,因此待鼻梁充分发育后,内眦赘皮大多会消失。所以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治疗。

内斜视

内斜视因为眼球向内偏斜所以外观上也会给人「斗鸡眼」的感觉。但是内斜视分类比较庞杂,其中包含很多种不同的类型,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内斜视类型,分别为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接下来为大家分别总结一下这两种类型内斜视的治疗方法。

调节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多有中度或高度的远视性屈光不正,而中高度远视的患者,为了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需要付出比正常人更多的调节和集合,即眼睛比正常人更需要向内会聚,从而导致内斜视。这类患者往往配戴远视全矫眼镜,内斜视便可能消失。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患者配戴远视眼镜后仍然还剩余一部分的内斜视,这类患者我们称之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有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首先需要配戴远视矫正眼镜,待剩余的这部分内斜视稳定后,可行手术矫正。

非调节性内斜视

和调节性内斜视相比,非调节性内斜视没有明显的调节因素,无明显远视性屈光不正。这类患者一般待病情稳定后,需要尽早手术矫正。

除了以上所说的两种内斜视外还有一些由其他病因引起的内斜视,比如展神经麻痹、颅内肿瘤等都有可能造成内斜视,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治疗原发病,待原发病治疗稳定后仍有内斜视的患者可通过手术矫正。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孩子存在「斗鸡眼」,一定要及时到院检查,让医生鉴别诊断是否需要治疗,如果诊断有斜视的话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莫让您的小疏忽,变成孩子眼睛的大遗憾。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