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9-22
原创

服药,饭后来两粒?掌握服药时机很关键!

「吃完喝完嚼两粒」,这是很多老百姓都耳熟能详的一句口香糖广告词。

那么,吃药也是如此?饭后服药不伤胃,所有药物都是饭后来两粒?

掌握好服药时机,很关键!

古人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服药也是一样,服药时机不对,不仅疗效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带来副作用。药物发挥药效会受到药品特性、人体生理节律等多种因素影响,掌握好服药时机,才能事半功倍。

清晨

美好的清晨,伸伸懒腰,有些药物已经在包装盒里蠢蠢欲动了。

1)糖皮质激素:人体激素分泌高峰期在早晨 7-8 点,此时服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药物,可模拟正常生理周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长效降压药:人体血压多在早晨 9 点和下午 4 点各出现一次高峰,为有效控制血压,每日服用 1 次的长效降压药建议在早晨 7 点服用(对于每日需要服用 2 次的降压药可在下午补充一次,也可结合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使药物达峰时间与血压自然波动高峰期相吻合)。

3)抗抑郁药:抑郁症具有晨重晚轻的特点,多数抗抑郁药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帕罗西汀片等建议晨起服用(个别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曲唑酮、氟伏沙明等睡前服用,有利于睡眠)。

4)利尿剂:晨起服用,避免夜尿过多,影响睡眠。

空腹

餐前 1 小时或餐后 2 小时被定义为空腹状态,为了避免食物对药效的影响,以下药物建议空腹服用:

1)部分降压药:食物可减少卡托普利吸收 30%~40%,增加美托洛尔生物利用度 40%,空腹给药利于平稳控制血压。

2)免疫抑制剂:食物降低吗替麦考酚酯峰浓度,降低他克莫司的吸收速率和程度,建议空腹服用。

3)治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在每天进食、喝饮料或应用其他药物治疗之前至少半小时,用白水送服,食物会降低其吸收(多饮水,服用后 30 分钟内避免躺卧)。

餐前

进食前 15-30 分钟的时间即餐前,以下药物建议餐前服用:

1)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饭前服用可充分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膜。

2)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餐前服用更利于发挥药效,且该类药物多为肠溶剂,餐前服用可帮助药物快速到达肠道(泮托拉唑餐前 1 小时)。

3)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等,餐前服用利于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

4)降糖药:多数降糖药建议在餐前服用。

餐中或餐后

餐中即进餐少许后服用药物或餐后立即服药;餐后即用餐后 15-30 分钟服用药物。餐中或餐后服药,可减少胃肠刺激、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等。

1)部分降糖药: 如二甲双胍片在进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阿卡波糖,在餐前即刻吞服或随第一口饭咀嚼服用,能更好发挥降低餐后高血糖的作用。

2)部分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胶囊,餐后立即服用,建议与酸性饮料同服,可促进其吸收;灰黄霉素可进餐时或餐后服,以高脂肪食物最佳,可减少胃肠道反应,增加吸收。

3)维生素类:如 B 族维生素在小肠上部吸收,餐后服用可减慢胃排空,增加生物利用度。

4)刺激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硫酸亚铁、呋喃妥因等餐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刺激。

睡前

结束了忙碌的一天,临睡前 15-30 分钟,服用以下药物不仅会事半功倍,可能还会帮助您尽快进入梦乡。

1)镇静催眠药:睡前服用,利于入睡。

2)平喘药:哮喘多在凌晨发作,睡前服用有利于控制夜间哮喘发作(氨茶碱晨 7 点服用效果最好)。

3)他汀类降脂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高峰期在夜间,睡前服用,有助于提高疗效。

4)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片、氯苯那敏片等,白天服药易出现嗜睡、困乏和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应,睡前服用,安全且有助于睡眠。

5)钙剂:人体血钙水平在深夜及清晨最低,睡前服用有利于钙的吸收。

6)缓泻药:如酚酞、比沙可啶、液状石蜡等,服后约 12 小时排便,于次日晨起泻下。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