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我省商洛市于 8 月 16 日开始区域静态管理。8 月 23、24 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队驰援商洛市,在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组建商洛市涉疫医院,此次随队出征的有小儿内科 9 名医护人员。就在医疗队刚刚到达商洛市的第 4 天,先后接到了当地 2 名脊髓型肌萎缩(SMA) 患儿家长的求助。
程宝宝本该于 8 月中下旬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进行第 5 次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但小区处于封控状态。同在商洛的另一个患儿李宝宝,封控前 20 天前曾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了第 1 针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第 2 次治疗应该在 2-3 周后进行,但同样处于封控状态。怎么办?两名患儿急需治疗!
医疗队儿科刘宇主治医生接到患儿家长的求助后,第一时间联系了科室杨琳主任,杨琳主任了解到 2 名患儿虽然都需要治疗。患儿李宝宝的药物已在我院药学部储存,只需将药物转运到商洛市,在当地就能完成治疗。针对孩子的情况,杨琳主任与刘宇医生讨论后,迅速向队领导汇报。医疗队队长李牧主任、副队长付荣国主任、护理部姚聪副主任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商洛市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领导进行沟通,详细说明了病人的特殊性和治疗的必要性,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商洛两地开辟了一条「爱的通道」。8 月 31 日中午,药物诺西那生钠运抵商洛市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患儿李宝宝顺利完成了第二针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
程宝宝由于是第 5 次注射,需要进一步完善特药申请,必须来西安进行治疗。但因来自封控区,不能进入我院主院区儿科。杨琳主任和医务部刘明主任、同艳妮副主任联系是否可以在发热单元进行治疗,医务部领导同样明确表示在标准防护的情况下,尽快完成患儿的治疗。李丹副主任医师得知程宝宝的情况后,主动放弃休假,自愿进发热单元为患儿完成治疗。8 月 31 日,西安、商洛两地开辟了第二条「爱的通道」,程宝宝在当地防疫部门协调下顺利来到了我院主院区发热单元,医保办郭景华副主任为孩子办理特药审批手续,进行医保审核,医护人员顺利取药,儿科李丹副主任医师和王萌住院医师在发热单元为患儿进行了诺西那生钠鞘注治疗。
程宝宝的父亲在治疗结束后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李宝宝在出院时和刘宇阿姨(医生)约定:大家都要继续加油,希望下一次在西安和我们医务人员相见。
8 月 31 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我院儿科与在外支援涉疫医院的儿科医护联动,排除万难,为两名 SMA 患儿及时完成了治疗。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特殊时间,什么样的特殊环境,什么样的特殊情况,我院的医护人员,始终把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彰显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责任和担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