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林婷副主任接到来自外院的紧急电话,一位 12 岁车祸病情重危患儿急需转入交大一附院进一步治疗。患儿因车祸导致失血性休克,肝、脾、胃肠道损伤,在提前沟通并确保患儿转运安全的情况下,外科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快速反应,不到一小时就准备好呼吸机、血透机、隔离病房及护理人员。
「出发了」「上高速了」「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下高速了」「进入城区了」……患儿的病情一直牵动着外科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心,三百多公里的路程,苗润晨住院总医师一直和救护车医师保持联系,时刻掌握患儿情况。患儿到达医院后,苗润晨住院总医师第一时间到急诊科协助办理入院,并与当地医院医师一起安全转运患儿至外科重症医学科病房。
患儿入科后,医护人员为患儿进行全面评估,完善检查,对症处理。患儿诊断为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复杂腹腔感染、消化道瘘、重症肺炎、手术后切口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脾挫伤、肺挫伤、皮肤软组织挫伤、右股骨骨折、急性肾损伤、腹腔积液、代谢性酸中毒、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患儿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危重复杂,涉及多学科问题,外科重症医学科快速提请医务部组织全院会诊,多发伤 MDT 团队普通外科王曙逢主任医师、骨科李萌副主任医师及小儿外科曹振杰主任、儿科张葳副主任医师、感染科陈芸茹副主任医师、检验科雷金娥主任医师、药学部胡萨萨副主任医师等院内多位专家经过充分讨论,给出重要的治疗指导意见,为患儿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患儿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且感染严重,救治希望渺茫,但面对年幼的生命,外科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不放弃一丝一毫的希望,坚持每日床旁换药清创,想法设法保持创面干净、引流通畅;多方尝试留置营养管,行消化道造影,评估消化道漏的具体情况,为患儿启动肠内营养创造条件;结合病原学及药敏结果,给予 PK/PD 指导下的精准抗感染治疗;应用 EV1000、超声动态精准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减轻心肺负荷、改善肾脏灌注;给予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及纤维支气管镜吸引的呼吸治疗。同时,考虑到患儿家庭经济困难,医生一直严格控制费用,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为孩子争取继续治疗康复的希望。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救治,患儿逐步不再每日高热,脱离了呼吸机,拔除了气管插管,尿量和肾功恢复,鼻肠营养管放置到位,逐步启动肠内营养,腹腔感染得以控制,停用全身抗生素。在康复阶段,医护们准备了动画片和音乐,致力于缓解患儿紧张焦虑的情绪,促使患儿心情愉悦配合治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