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2-18
原创

不罕见的罕见病——PID,如何才能尽早揪出 TA?

文章来源: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研究院

免疫力,一个平时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生病时大家无比关心的话题。

我们通常说的 「免疫力」 指的是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尤其是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当我们说一个人免疫力高低的时候,一般指的也是这个人是否容易被病原体感染而得病。

「免疫力低」基本上分为三种情况:免疫缺陷所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有「正常免疫能力 」的人的免疫力降低了、人群间个体免疫反应的多样性。

但是免疫力低≠免疫缺陷病。

高博医学(血液病)广东研究中心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院何岳林教授为大家讲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那些事,如何在病情初期尽早揪出 TA!

0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ID)

免疫缺陷病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ID) 及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如 HIV) 两大类。

其中,PID 是一种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发生缺陷的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多在儿童阶段发病。

目前已知的 PID 有 400 余种,并仍不断有新的致病基因被发现。按 1/5,000 的总体发病率计算,中国约有 6 万~12 万孩子患有原发性免疫缺陷。

如此庞大的患儿数量,使得 PID 成为一种「不罕见的罕见病」。

因病因不同,PID 的临床特征极为复杂,但共同的表现却非常一致,即反复感染、易患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某些 PID 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有助于对这些特殊疾病作出临床诊断,如 

  • 低钙血症、先天性心脏病和面部畸形(胸腺发育不全);
  • 脐带延迟脱落,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和反复感染(白细胞黏附功能缺陷);
  • 眼部及皮肤白化症伴反复感染(Chediak-Higashi 综合征);
  • 神经系统进行性变、共济失调伴反复呼吸道感染(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综合征)等。

02 PID 的早期病症往往是感染

日常生活中约 80% 的感染是常见、多发的感染,在我们看来就是感冒、发烧、腹泻。

PID 在发病初期也常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耳鼻喉感染,因此容易被忽视,误以为是普通感染。

与普通患者的感染症状不同的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先天缺陷,PID 患者的感染症状往往周而复始、难以治愈。

感染也是导致 PID 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致死率可达到 11%~37%。

Jeffrey Model 基金会医学顾问委员会共识制定的 10 条警告症状:

👉1 年内 ≥ 4 次新的耳部感染;                       

👉1 年内 ≥ 2 次严重的鼻窦感染;

👉≥ 2 个月的口服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    

👉1 年内发生 ≥ 2 次的肺炎;

👉婴儿体重不增或生长异常;                        

👉反复的深部皮肤或器官脓肿;

👉持续的鹅口疮或皮肤真菌感染;                 

👉需要静脉用抗生素清除感染;

👉≥ 2 次深部感染,包括败血症;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家族史。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家长需要警惕!

03 疫苗接种问题和高风险肿瘤发生

PID 患者在进行疫苗接种时,需要特别注意。

在我国,新生儿需在出生 72 小时内接种卡介苗。然而重症联合 PID 的患者在接种减活卡介苗后发生全身播散性并发症的比例高达 51%,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 3 万~4 万倍。

PID 患儿接种一针麻疹疫苗的失败率高达 10%~15%。26.2% 的 PID 患者并发一种或多种自身免疫表现,发病风险较正常人增高 10-120 倍。

PID(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原则上可接种灭活疫苗,与免疫功能正常者通常具有相同的安全性;然而,PID 患者的免疫保护的强度和持久性会降低。

同时,PID 患者有更高的风险罹患肿瘤,淋巴瘤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 8~10 倍。

不罕见的罕见病——PID,如何才能尽早揪出 TA?
何岳林 高博医学(血液病)广东研究中心 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院副院长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感染与其他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治疗时是一样的吗?

有感染时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一样的;但由于患者本身存在缺陷,要求选用杀菌型抗生素,而不用抑菌型抗生素。

另外使用时间也要延长,部分患者还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04 对于可疑 PID 的患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以下的各种免疫学检查

B 细胞的检查:各种 Ig 和 IgG 亚类水平、B 细胞计数(CD19/20)、抗体反应(破伤风、白喉、风疹等)、B 细胞活化增殖功能、淋巴结活检等;

T 细胞的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胸部 X 线片、迟发皮肤过敏反应、T 细胞亚群分析(CD3/CD4/CD8)、细胞活化增殖功能、各种细胞因子测定以及皮肤或胸腺活检;

吞噬细胞的检查:WBC 计数及形态、DHR(二氢罗丹明)分析、细胞的移动/趋化/吞噬/杀菌功能、黏附分子测定;

各种补体和调理素成分和功能的测定;另外还应包括各种相应的酶活性的测定。

由于 PID 多为单基因遗传性疾病,所以对其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是目前确诊 PID 的金标准。

05 关于 PID,这些误区要注意

孩子确诊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那么做不做基因检测都无所谓,是吗?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如果一种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诊断,那么基因检测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不光是患儿本身的基因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后家族相关成员也应该进行检测。

一方面有助于明确疾病的本质,有利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知道基因问题之后,如果家族中有异常者,生育时可以利用现在已经具备的产前诊断技术进行产前诊断,避免再次生育患病的孩子。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罕见病,一定无法治疗吗?

大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都是可治的,甚至部分可以根治。

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一半的体液免疫缺陷,有些可以通过每月定期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可维持健康状态,基本正常生长发育、学习和工作;

其他许多种类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手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可使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得到根治。

哪些 PID 患者可以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

一般涉及 T 细胞缺陷和吞噬细胞缺陷的患者,适合进行移植。

常见的疾病类型:

  • 联合免疫缺陷 (SCID) 或非 SCID T 细胞缺陷
  • Wiskott-Aldrich 综合征 (WAS)
  • 慢性肉芽肿性疾病 (CGD)
  • 白细胞黏附缺陷 (LAD)
  •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HLH)  

具体需要咨询做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医生。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