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4-28
原创

心衰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从医院内到医院外的全程随访管理尤为重要。而疫情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慢性心衰患者的就诊随访,因此慢性心衰患者要避免因自我管理不当而发生的病情变化。如何尽量平稳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是心血管科医生和慢性心衰患者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从医院内到医院外的全程随访管理尤为重要。而疫情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慢性心衰患者的就诊随访,因此慢性心衰患者要避免因自我管理不当而发生的病情变化。如何尽量平稳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是心血管科医生和慢性心衰患者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1. 细致观察,认真记录

疫情期间,患者要养成习惯认真记录血压、心率、体重、出入量、活动量以及各种心衰相关的症状、用药。尤其血压和心率是反映心脏基本功能状态的指标,同时也能反映药物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目前很多血压计都可以在测血压的同时获得心率数,推荐晨起后、夜间睡觉前测量血压、心率并记录。

2. 监测体重,管理容量

保持容量平衡是控制心衰的关键之一,容量过度会加重心衰症状及导致住院,容量不足则导致低血压症状及影响肾功能和电解质平衡。因此,心衰患者要特别注意管好“水”。

为了保证精确计量饮水量,心衰患者家中应常备有刻度的杯子,并随时记录。人体出液的方法主要是小便,除此之外还有大便、出汗、体表蒸发等,其中尿量是最主要的也是计量最简单的,常备一个有刻度的尿壶或量杯每次小便量一下,计算从早上7:00到次日早上7:00所有尿量,即24小时的尿量。心功能稳定情况下应维持入量与出量差不多,若入量高于出量,则应该更严格地限制饮水,必要时增加利尿剂的应用。

体重是一个测量简单、有针对性的判断心衰病情变化的指标,推荐患者每天清晨排便后、进早餐前穿同样的衣服测体重并记录。如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千克,或每天体重的增长达到1千克以上,考虑心衰正在逐渐加重,需加大利尿剂的剂量或及时咨询医师调整药物治疗。同时,还要做到自我控制饮水,尽量避免进食汤等液体食物,关注每天所吃食物、水果中的含水量。自己把容量管理好了,才能避免疫情期间的心衰的加重及复发,降低就诊频率及住院率。

3. 注重精神和心理调适

伴随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有些人的情绪被淹没在各类疫情信息中,但又无能为力,“焦虑地持续刷手机,越看越沮丧”。慢性心衰患者更是容易被卷入这种情绪。长时间宅在家中,活动范围被限制,又从各种渠道接收到心衰患者更容易罹患的信息,时刻担心疫情的发展和自身会被感染,难免被焦虑的情绪控制。这些焦虑等心理障碍会使心衰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神经内分泌激活,诱发或者加重心力衰竭,增加不良事件发生,影响心力衰竭的预后。因此,患者的情绪管理与心衰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在特殊时期进行心衰自我管理时,不仅要缓解躯体的不适,更需要关注和解决自身的精神及心理问题。

患者要对自己的心衰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尽管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有效治疗来控制,但也是一种“治不好”的疾病,有一些心衰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有一些心衰是可以被治好的,而且还有很多延长寿命的措施。

患者要学会消除紧张情绪,对自己的疾病要有新的认识,情绪镇静、不急躁、不恐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家庭成员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坚定治疗疾病的决心,鼓励患者进行居家运动,调动生活情趣,转移注意力,调整心情,提高免疫力,从而顺利度过非常时期。

长时间处于疫情中,加之对于自身疾病的担忧,可能对心衰患者造成较大的思想负担,影响其自我管理的依从性,严重时延误治疗时机。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人加强观察,积极与患者沟通,调整其心态,学会“居家模式”下个体化的运动康复,提高其治疗康复信心。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