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孩子一开始还好好的,这几天突然反复高热,关节疼痛,不肯走路,也没磕着碰着,这是怎么回事?」
「医生,我家孩子最近一直说晚上腿痛,睡不好觉,这是不是生长痛?」
「医生,我家孩子膝关节疼痛 1 个多月了,爸爸有强直性脊柱炎,小孩会不会也是关节炎?」
门诊经常遇到骨关节疼痛患儿,除了外伤引起骨折、韧带损伤、脱位等外科疾病外,儿童骨关节痛还有哪些疾病?
1. 生长痛
生长痛发病的高峰年龄为 2-13 岁。
生长痛是由于孩子的身高增长迅速,骨骼生长过快以及周围的神经、肌腱、肌肉生长相对慢一些,因而产生一种牵拉疼痛,生长痛的原因并不在于骨头而是软组织疲劳。
儿童生长痛是一种生理现象,不需特殊治疗。疼痛发作时可以局部按摩,合理运动,补充营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疼痛会逐渐减轻,到青春期后都能自然痊愈。
注意:不少儿童诉说关节痛,家长不要轻易认为是生长痛,需要到医院就诊,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后才可考虑生长痛。
2. 晚发性佝偻病
晚发性佝偻病好发于冬末初春的季节,发病年龄是常见于 5-15 岁的儿童,和日晒不足,维生素 d 摄入不足,生长速度比较快,以及身高增长得比较快有关系。
临床表现:行走乏力,下肢疼痛,尤其是膝关节、踝关节或足跟有疼痛感,患儿常常说自己腓肠肌有痉挛,也就是小腿抽搐的感觉。此外,还会有多汗,睡眠不安的症状,
治疗:补充维生素 D 和钙剂。
3. 髋关节滑膜炎
髋关节滑膜炎,是一种由外部损伤、过度疲劳、异常的或过度的免疫反应等刺激因素导致的无菌性炎症,或者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炎症,有时也会病因不明。临床较为常见,常表现为髋关节的疼痛、肿胀感以及一定程度的活动受限,如跛行、行走困难,髋关节处可有按压痛。若为感染所致,则还可出现髋关节处皮肤温度升高和发热等全身症状。急性期需减少或停止活动,站立、行走时可借助拐杖等辅助工具减少关节负重,休息后部分可自愈,较重者需针对病因治疗,严重者需手术。经规范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髋关节功能可较为完整地保存,但控制不佳会影响关节功能。
4. 关节过度活动综合征
又称关节松弛症,是四肢关节疼痛的原因之一,影响患儿肢体活动和功能。本病征患儿无明显性别差异,大多数 2~3 岁甚至学会走路时,即有关节松弛现象,疼痛多发生在下肢关节,膝关节尤其多见,上肢肩、肘等关节也有发生。一般为两侧对称,无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在运动后更明显。疼痛虽不十分严重,但足以影响儿童正常的游戏和活动。
治疗:关节疼痛明显时,可采用对症治疗,如口服布洛芬等,适当休息。平时应锻炼身体,以增强肌肉张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本病预后良好,大部分患儿随年龄增长,关节松弛现象逐渐好转,可有自身缓解可能。由于关节过度活动,少数患儿长大后易发生退行性关节炎。
1. 感染性疾病
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脓毒症等感染性疾病也是引起儿童关节痛常见原因之一。这类疾病往往有发热、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的表现,血液及关节液细菌培养可阳性,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 CRP、血沉、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可升高。一般给予对应的抗感染治疗可好转。
2. 风湿免疫疾病
风湿热、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混合结缔组织病、白塞病、反应性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也可引起关节痛。
(1)风湿热:
由 A 组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的免疫性疾病。发热和关节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累及大关节,常呈多发性、游走性,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较明显,不遗留畸形。
(2)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
16 岁以下儿童常见的风湿性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复杂,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持续 6 周以上者,并且需要排除感染、白血病、肿瘤等其他疾病后,才能诊断。
全身型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是其中一种分型,可伴有发热、皮疹、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浆膜炎等症状,关节炎症状可为首发症状,又可在急性发病数月或数年后出现。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是其严重的并发症,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危及生命。
注意: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因缓慢起病,未引起家长重视。但是该病可造成关节畸形、合并葡萄膜炎导致视力受损。所以需要及时到小儿风湿免疫科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
(3)恶性肿瘤性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疾病,也可引起关节疼痛。约 25% 的白血病患儿以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白血病骨浸润常表现为骨、关节痛,长骨呈弥漫性锥刺样疼痛,局部红肿现象多不明显,并常伴有胸骨压痛。多有夜间痛醒症状。该病需要经血液及骨髓穿刺检查明确诊断。
(4)其他
其他不常见却很容易被家长忽视的关节痛有:炎症性肠病、幼儿结节病等系统性疾病,Turner 综合征、Marfan 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
小儿关节痛病因较多,不可轻视,如果孩子说关节疼痛,家长也不要轻易认为是生长痛,建议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尽早治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