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1-08
原创

国际放射日丨放射检查的辐射到底有多大?

向全体影像科医生致敬

1895 年 11 月 8 日,伦琴发现了 X 射线。自此,X 射线被迅速应用在医学领域,各种影像设备被研发出来并应用于临床,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医生和患者,为疾病的诊断和患者的康复带来了福音。有的人在网上查到了一些关于影像检查的说法,他们谈「线」色变,害怕做有关 X 射线的一切检查,甚至不愿走进放射科的大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放射科检查的那些事儿。

放射检查的辐射到底有多大?

常规胸部正位吸收射线量为 0.02 毫希伏。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建议书指出:对于公众,个人全身接受辐射剂量的限值是 1 毫希伏/年,短期偶受照射全身的年剂量当量不超过 5 毫希伏/年,单个组织或器官辐射剂量当量的限值是 50 毫希伏/年,放射工作者一年内接受的全身辐射剂量限值是 50 毫希伏。但是,并非个人单器官接受的辐射超过 50 毫希伏/年就一定会致癌,而低于 50 毫希伏/年就肯定不会致癌,这里面还有一个随机效应的问题。

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阐述,即使接受了 100 毫希伏/年的辐射照射,其致癌效应还是很低的,离达到皮肤或器官损伤的程度还非常遥远。在临床工作中,放射科的医生都会为患者及陪同人员做好防护工作,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进入放射科就有射线吗?

这种说法不对。放射科的设备只有在进行检查曝光时才会放出射线,并且射线只存在于检查室里,操作间和走廊并没有射线。放射科的门是铅门,墙也是灌有铅等特殊材料的加厚墙,都可以阻挡 X 射线。医院每年都要对放射场所进行检测,不达标则会立刻整改,这也是对放射科医生的安全负责。

能不能从头到脚照一遍?

有的患者问:「医生,我全身疼,能不能从头到脚给我照一遍呀?」患者朋友们不要着急,您说的这种情况,即使机器能照,人也受不了呀。放射检查的正常流程是患者先到临床医生处就诊,医生有针对性地开具检查单,患者再到放射科做检查。

照了片子,还要做 CT、核磁?

有的患者会想:「为什么照了片子之后,又让做 CT,做了 CT 还让做核磁,我得吃多少射线啊?检查不能一步到位吗?」

首先要说明的是,核磁没有电离辐射,所以不用担心它会释放 X 线。刚刚我们有提到,临床医生会有针对性地开具检查单,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费用低到费用高。如果普通平片能解决的,不再选用其他检查,如果平片解决不了的,再需要更高层次设备检查帮助诊断。所以我们说,影像检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让我们向全体影像科医生致敬
节日快乐,你们辛苦了!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