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3-20
原创

糟糕!你是不是上了「骨质疏松」的名单了?

骨质疏松经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多人并不清楚原因。那么什么是骨质疏松?又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 5~10 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 70 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确。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

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骨质疏松与雌激素因素、遗传因素、营养状况,以及物理因素导致的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有关。好发于绝经后女性以及老年男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影响骨代谢的疾病、药物,都可诱发此病。

二、主要病因

1、雌激素因素:雌激素对骨的作用主要为抑制骨吸收,女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之一是绝经后雌激素缺乏,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寿命延长,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主要影响骨髓大小、骨量、结构、微结构和内部特性,父母骨质疏松会使子女骨质疏松发病率提高。

3、营养状况:适当的钙磷比值(一般为 2:1)可以促进肠内钙的吸收,而我国成年人的平均膳食钙磷比值为 1:3.2,这种高磷低钙膳食消费模式可使钙吸收减少。

4、物理因素:骨组织不断经历着损坏、吸收、重建循环,当缺乏体力活动的有效刺激,身体形成的新骨量少于破坏的骨量时,则可发生负平衡,导致骨矿盐严重丢失。

三、诱发因素

1、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长期卧床、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进食障碍、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钙和维生素缺乏、体质量过低等。

2、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包括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肾脏及心肺疾病等。

3、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毒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

4、流行病学:骨质疏松是常见病,我国 5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 20.7% ,男性为 14.4%。6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5、绝经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寿命延长,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

6、老年男性:由于中老年男性机体功能减退,运动减少,骨骼成骨细胞减少。

医生提醒:骨质疏松不是突然就会出现的,它留给人们足够的时间去作出反应,要做好预防哟。

作者: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 马元元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