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最常见的片段竟能成为血栓形成的重要诱因,今天的案例不仅再次印证这一点,更揭露出血栓的「凶险面目」,为大家敲响防范的警钟。
28 岁的小天年轻力壮,身体棒。然而,近期在家时,他突然感觉胸闷气短、心慌大汗,随后出现四肢抽搐,直接晕厥。
急诊入院检查,小天左腿有大量血栓、肺动脉高压,肺动脉主干有「骑跨栓」形成,确诊为【高危肺栓塞】。(血栓位于肺动脉左右主干交叉的地方,体积较大,已经阻塞所在位置的大部分血管通道,影响血流供应,威胁生命。)
情况危急,介入血管科于黎明主任团队为其急诊手术,大量血栓被取出,由于抢救及时,小天转危为安。
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病因还得追查清楚。
年轻小伙一向身体健康,没有不良习惯,为何会突发肺栓塞?介入血管科团队在排除相关疾病后,查出诱因竟是小天从没当回事的「膝盖伤」。
原来,半月前,小天意外扭伤了左腿膝盖,因为感觉不严重,他就在家休息静养,一直没去过医院。卧床一周后,小天左腿开始有轻度的肿胀、疼痛,他还是没多想就继续在家养伤。直到几天后,小天突发肺栓塞紧急入院救治,这才得以详细检查身体。结果发现,误以为的轻微扭伤,其实已经是【左胫骨平台骨折】。
据于黎明主任介绍,创伤就是发生血栓的高危因素之一。「我们考虑是膝盖骨折导致血管受损,加上长期居家卧床,未接受专业的抗凝治疗,血液瘀滞凝集,刺激左下肢血栓形成,血栓变大后脱落,造成了肺栓塞。如果扭伤后能重视起来,及时就医,查清病情,有效干预,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就大大降低,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事后回想起来,小天一阵后怕,不敢再大意伤病了。
专家「心里话」
肺栓塞是全球前 3 位的致死性血管性疾病,仅次于心梗和脑卒中。它的发生,不挑年龄、性别、人种和时间,随时随地可能威胁到生命健康。
一般来说,其血栓形成主要有三大诱因:
1、血液淤滞:是指的血液流动缓慢,如长期卧床不爱活动,或者在某一时间段内活动减少,如坐飞机、火车长途旅行,血流会呈淤滞的状态;
2、血液高凝:是指血液的杂质变多,如恶性肿瘤、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都会使血液变得粘稠,更易凝结;
3、血管损伤:可能是直接暴力损伤,如外伤,也可能是术后创伤等。
而小天患病的主要诱因既有血管损伤,又有血液瘀滞。
因此,对于此病,预防是关键。
生活中,大家应避免久坐、久站、久卧和过度运动,多饮水,保持良好生活及饮食习惯。同时,应保持警惕,受伤后不要大意轻视,请及时就医,早期干预,防范于未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