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矛盾的治疗,医生该如何选择?面对未知的病情,家属又该如何决策?
11 月初,67 岁的孙阿姨因长时间腹痛和呕吐,入住西安大兴医院消化内科,入院检查时,就查出双下肢小腿段肌间静脉血栓形成。请介入血管科于黎明主任会诊后,建议进行治疗。
入院第四天,孙阿姨行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肿瘤,转入胃肠外科。
11 月 15 号,行手术切除,术后评估血栓风险高危,返回 ICU 继续观察治疗。
在 ICU 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时发现,孙阿姨的下肢静脉血栓已经形成。但考虑到孙阿姨刚做完手术,术后出血风险高,科室没有进行抗凝措施,时刻严密观察孙阿姨病情变化。
11 月 16 号,介入血管科医师李超按照日常工作安排,前往 ICU 对危重患者进行查房,查房时发现孙阿姨的血栓情况,会诊后建议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面对孙阿姨的病情变化,大家「犯了难」:
如果为避免血栓加重进行抗凝,会加剧孙阿姨的出血情况;但如果为了止血而采取凝血措施,会增加血栓风险。
几经考虑,两个矛盾的治疗放在一起时,该怎么办?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敏龙指出,面对这种情况,还是要以临床经验来判断哪个更急,哪个危害更高。孙阿姨的血栓要远比出血严重,很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血栓并发症,危急生命。
「先救命」是医疗永恒不变的原则。因此,经过多次讨论、纠结和思考之后,两者相较取其「重」,最终,大家选择以防范治疗血栓为主。
孙阿姨的主管医师赵毛毛、白大年在第一时间找到家属沟通病情,简明阐述孙阿姨当下病情,根据临床指南,为防止下肢静脉血栓跑到肺部形成肺栓塞,建议行滤器植入。
然而家属并没有采纳主管医生的建议,他们咨询了外院的医生朋友,认为没有必要放置滤器。
一瞬的决定,隐患已经埋下,最坏的情况还是出现了,导致了后续凶险万分的情况。
11 月 17 号,孙阿姨突然心率增快,血压降低,急行超声检查,发现肺动脉高压,怀疑肺栓塞,影像检查后明确诊断。当务之急,是需要溶栓,开通堵塞的肺动脉。然而孙阿姨正处于术后第 2 天,为溶栓禁忌。最好的办法是上 ECMO,代替肺部功能。可刘敏龙副主任考虑到孙阿姨同时有出血现象,ECMO 风险较高,科室决定持续给予抗凝治疗,时刻监护生命数据。
11 月 18 号,再次行下肢静脉血管超声检查发现:孙阿姨右侧股浅静脉血栓形成、双侧腘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急诊行下腔静脉造影+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经过科室持续扩容、输血、止血、鱼精蛋白中和抗凝剂治疗,孙阿姨的肺部血栓已消失。目前孙阿姨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科室严密监测血栓发展情况。
回顾孙阿姨的救治经历,其凶险变化的罪魁祸首,是肺栓塞的发生。理论上讲,本可以避免,但由于家属没有给予主管医生充分的信任,决策未达成一致,致使最坏结果发生。
众所周知,肺栓塞多是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急,致死率高。经过及时抢救,孙阿姨转危为安,也「不得不」上了下腔静脉滤器。
对于一名不具备医学知识的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如何进行与医疗相关的决策?关键要抓住三个环节——知情、选择、寻求支持。
在面对未知的病情时,家属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患者慢慢理清思路,接受病情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家属需要并且只需要和医生沟通治疗的框架,做出原则性的选择,至于复杂细致的专业问题就交给值得信任的专业人员去处理。
我们无法根据不确定的结局反推选择,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在疾病面前和自己的爱人、亲人、信任的医生一起决策,共担风险、共享利益,这才是最佳选择。
主管医生是最了解患者病情的,他最了解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他最能把患者的每一个症状和数据结合起来,他是对患者病情最关心的医生。
所以,在面对紧急重大决策的时候,建议家属和患者多听听自己主管医生的想法,而不是盲目听取不熟悉患者病情的医生朋友的建议。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没有哪个医生不希望自己的患者早日康复,作为患者和家属,走进医院,就是将生命和信任托付医院。而作为我们自己,要做和能做的,就是配合主管医生,相信他们,支持他们。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