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2-05
原创

肺结节从发现到切除,她的这段经历危险又幸运!

如今的体检报告中,肺结节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在看到 「肺结节」 三个字时,要么觉得自己身体并无异样,便将其抛之脑后,要么因不了解而陷入过度恐慌。但其实,这两种态度都不太可取。

就像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小丽(化名),早筛检查时发现了肺结节,正是因为处理得当,才让自己幸运地躲过一劫...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小丽(化名)今年 40 岁。五年前,她在早筛检查中进行胸部 CT 时,发现左上肺有不规则结节。由于当时结节体积非常小,体检医生认为无需过度担忧,建议小丽保持定期复查即可。

肺结节从发现到切除,她的这段经历危险又幸运!

虽然医生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是自此以后,小丽还是非常重视这枚「不起眼」的结节,几年间始终坚持动态随诊复查,从未间断。在这段时间里,肺结节也很「听话」,确实未出现明显变化。

肺结节从发现到切除,她的这段经历危险又幸运!
肺结节从发现到切除,她的这段经历危险又幸运!

然而,就在上个月,小丽在美中爱瑞肿瘤医院例行胸部 CT 平扫检查后,结果显示:

1. 左肺尖结节,高度可疑为周围型肺癌;

2. 双肺下叶后壁胸膜粘连,且右下肺胸膜下有散在条片、结节,考虑为慢性或陈旧性炎性灶;

3. 左肺尖紧贴纵隔胸膜处可见一长径约 1.0 cm、形态不规则的稍高密度结节影。

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结节体积在悄悄增大,肺癌可能性也显著增加!

美中爱瑞肿瘤医院肺癌中心迅速组织 MDT 讨论,特别邀请到美中爱瑞特聘专家 —— 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曹智理主任,以及爱瑞肺癌中心的高晓方主任、裴迎新医生、刘建华医生、张敏医生。经过仔细讨论,明确小丽为肺占位性病变,建议她尽快住院进行肺结节切除术。

肺结节从发现到切除,她的这段经历危险又幸运!

很快,到了手术当日,美中爱瑞肿瘤医院肺癌中心的裴迎新医生为小丽实施了单孔胸腔镜左上肺楔形切除术,手术十分顺利。

术后,小丽除了伤口有轻微疼痛外,并无其他不适,能够自主咳嗽、咳痰。爱瑞医护团队对她采取了预防抗感染、化痰及止痛治疗措施,同时鼓励小丽多咳嗽,以促进肺复张,并尽早下床活动。期间,还为小丽复查了血常规、生化离子,并进行床旁胸片检查。

这里解释一下,肺复张是指正常人因重力因素,上肺野通气多,下肺野血流多,下肺野可能因重力出现肺泡萎陷,通过治疗使其重新张开的过程。

经过约一周时间,小丽恢复良好,胸腔闭式引流管已拔除,能够自主下床自由活动。床旁胸片检查显示双肺复张良好,小丽也可以在春节前出院与家人团聚了。裴迎新医生也反复叮嘱小丽,出院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3 个月后需回医院复查。

肺结节从发现到切除,她的这段经历危险又幸运!

小丽是幸运的,在发现肺结节后应坚持动态随诊观察,这对后续肺结节癌变的发现以及手术治疗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治疗时间。

早筛的重要性

1、提高早期肺癌检出率

。肺癌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时,很多已经是中晚期。通过低剂量螺旋 CT 等早筛手段,可以发现直径几毫米的肺结节,在肺癌还处于非常早期,甚至是癌前病变阶段就被发现,大大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2、改善患者预后

。早期肺癌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如手术切除等,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可以显著提高,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达到临床治愈。而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5 年生存率较低。所以早筛发现肺结节,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3、降低肺癌死亡率。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早筛及时发现并治疗肺癌,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和转移。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早筛,能够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肺结节从发现到切除,她的这段经历危险又幸运!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