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12-06
原创

近视防控中,为什么要进行视功能训练?

增强眼睛「体质」,为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编者按

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强调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要求限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教学中使用不超过总时长的 30%,作业以纸质为主。保证学生充足睡眠,幼儿每天 10 小时以上,小学生 10 小时。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性,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完善体质健康监测。

近视防控有多难?

从小学到高中,几乎人人都是「小眼镜」,家长的焦虑,更是催生了更多近视防控的「伪科学」。

近视防控的方法很明确,无非就是延长户外运动、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纠正用眼习惯、保障睡眠质量和营养均衡,但是有些商家抓住家长的焦虑心理混淆视听。今天,我们邀请到 北京华厦民众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苏金萍,为我们讲讲有效的近视防控辅助训练。

近视防控中,为什么要进行视功能训练?

视疲劳是损害孩子的视力健康的因素之一

孩子近视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头等困扰。为了预防近视,家长会注意孩子用眼的时间、光线及姿势的问题,但视疲劳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视力。

我们能看清楚东西,归功于晶状体。晶状体是我们眼睛的调焦器,而 带动晶状体调焦运动的是肌肉,就像我们的胳膊肌肉一样,当肌肉长期工作、或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体就会感到疲劳。眼睛也是同样道理,眼睛的睫状肌张力增加与发育过度,长期得不到好好放松的睫状肌,可能导致眼睛过度疲劳(视疲劳),也是诱发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视防控中,为什么要进行视功能训练?

视疲劳有哪些症状?

△ 看书、近距离工作后头痛、困乏

△ 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低

△ 阅读速度慢,记不住读过的东西

△ 从黑板抄写笔记困难

△ 看近时间长后看远不清楚,而看远后再看近也不清楚

△ 阅读后眼睛疲劳、眼疼、眼酸、眼干、不舒服,视物重影

△ 阅读时文字移动、跳动、游动或在纸面上漂浮

△ 阅读时偶尔会「串行」

△ 近视度数增长过快

当前,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苏金萍院长表示:青少年是近视防控的重灾区,除了要使用科学的防控方法外,还需要相关的视功能增强辅助训练

近视防控要打好组合拳

在眼健康管理与近视防控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除了 采取科学的近视防控方法外,如离焦眼镜、角膜塑形镜或者是低浓度阿托品外,「视觉训练」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正确的视功能训练方法,改善视力状况。

近视防控中,为什么要进行视功能训练?

与视力正常的儿童相比,近视儿童的调节滞后量更大;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产生视疲劳,也可能会导致调节能力下降,加快近视进展。而 视觉训练主要是通过光学、心理、物理学等方法,训练双眼调节和集合功能、眼球运动功能以及两者的协调性,从而提高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改善及修复视疲劳、眼球运动障碍、阅读障碍等双眼视觉问题。它会先对我们眼部某些肌肉的功能进行训练,再进一步训练大脑对眼睛的控制能力,让眼睛的眼睛能够灵活自如的应用。 

视功能训练是在不同近视防控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近视患者体征和视力情况制定相应的视功能训练方案,增强眼睛「体质」,为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01 提高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

视功能训练通过光学等方法,训练双眼运动控制能力、聚焦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以及视觉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增进视觉技巧、改进视觉功能。

02 改善视疲劳和眼球运动障碍

视疲劳是由于眼睛调节功能异常导致的睫状肌处于痉挛状态,视功能训练可以调节眼睛的焦距,增强调节幅度和灵敏度,有效改善眼睛的聚焦能力。

03 控制近视增长速度

视功能训练是针对孩子双眼视功能的障碍常用的训练,目的是增加孩子眼睛调节幅度,加强其调节功能,从而消除调节障碍对近视的影响,对导致近视增长的其中一方面因素有控制作用。

04 配合其他矫正方法,提高效果

例如,角膜塑形镜已成为各医院儿童近视防控主要方法。然而,在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同时,视觉训练可以提高近视儿童青少年的调节精准性,从而减少由于调节不精准导致的近视增加,可能会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05 消除视功能异常对近视增长的影响

视觉训练可以增加眼睛的调节幅度和灵敏度等,从而消除视功能异常对近视增长的影响,对近视增长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视功能训练适用于哪些人群?

一般这五类患者可以使用视功能训练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1、视力发育不平衡,如弱视患者

2、调节集合异常,近视度数增长过快、初戴镜不适的患者

3、非斜视性视觉异常,重度视疲劳、视物重影的患者

4、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斜视术后康复的患者

5、阅读障碍,阅读中丢字、串行的患者

降低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防止近视问题进一步恶化,需要家、校和社会各界持续不断地共同努力。近视防控不仅要从早期开始,而且要贯穿整个成长过程,多方协同合作,共同解决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这一难题,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图片来源:品牌部自制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