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就像被电击、被针刺、被刀割,行如闪电,毫无预兆,平时打哈欠、打喷嚏、刷牙、吃饭等动作,都会触发这种剧痛。有人以为是牙疼,有人以为是偏头疼,有人以为是颞颌关节炎,但是治疗后发现疼痛依旧。这种「痛不欲生」的感觉,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引起的!
云泰案例
病史:
21 岁女性,时常偏头痛,在外就医无果,经过问诊,建议行颅脑磁共振及三叉神经磁共振检查。
MR 图像
MR 检查结果
MR 表现:
左侧小脑上动脉与左侧三叉神经脑池段近端紧邻,但三叉神经未见明显移位,其大小、走形正常。余所见三叉神经各段走形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未见局灶性异常信号,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异常。
MR 诊断:
左侧小脑上动脉与左侧三叉神经脑池段近端紧邻,不除外左侧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可能,请结合临床。
临床诊断:
诊断:左侧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 52.2/10 万,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此类为最常见,95% 的患者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的脑池段引起的神经脱髓鞘改变。就好比体内的神经是一根电线, 遭压久了之后电线的绝缘皮破损,而引起了电线短路。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在三叉神经痛中占 5%~10%,由各种器质性病变如带状疱疹、外伤、肿瘤、外伤、炎症多发性硬化等导致的。
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
性别与年龄
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约为 3∶2;
疼痛部位
三叉神经痛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 3%;
疼痛性质
如倒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疼痛的规律
三叉神经痛的 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 1~2 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 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 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扳机点
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表情和颜面部变化
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神经系统检查
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此类病人应进一步询问病史,尤其询问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颅底和内听道摄片、颅脑 CT、MRI 等检查,以便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