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13
原创

高尚超声:贫血背后隐藏的肿瘤

病例摘要

男性,74 岁,因间歇性腹痛、头晕数月余,来本中心进行检查,既往有糖尿病及贫血史。

肠道超声造影

超声图像

高尚超声:贫血背后隐藏的肿瘤

升结肠肿块灰阶图像 

高尚超声:贫血背后隐藏的肿瘤

升结肠肿块双重造影显像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高尚超声:贫血背后隐藏的肿瘤

肝脏实性占位 

高尚超声:贫血背后隐藏的肿瘤

大肠经造影剂灌肠充盈后扫查所见:

自直肠至回盲部充盈良好,回盲瓣通畅;于升结肠远段见肠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最厚 25 mm,范围 49 mm×50 mm,占据肠腔 4/5 圈,以前壁改变明显,其回声减低,层次紊乱不清,深达浆膜外组织;其粘膜面破溃,粘膜凹陷范围约 10 mm×15 mm,表面见不规则强回声斑块附着。该段肠壁僵硬,蠕动消失,肠腔明显变窄,造影剂受阻,通过缓慢。周围肠系膜见一枚低回声淋巴结,直径约 10 mm×6 mm。余大肠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血行造影所见:

经左侧肘静脉团注超声造影剂 sonovue2.0 ml,升结肠病灶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高增强,静脉期缓慢消退。

补充扫查肝脏,于肝 S7(右后叶上段)包膜下探及一大小约 35 mm×36 mm 实性高回声团块,边界清,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周围可见低回声晕。

超声提示

1. 升结肠远段实质性肿块伴肠腔狭窄:考虑结肠 Ca(溃疡浸润型 T4 N1)。

2. 肝内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性肝 Ca(M1)。

术后病理结果

外院内镜提示:1. 结肠癌(结合病理);2. 结肠多发憩室;3. 直肠息肉(已摘除)。

高尚超声:贫血背后隐藏的肿瘤

随后患者入院行「腹腔镜下结肠肝曲癌根治术+肝转移瘤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横结肠肝曲,可疑侵犯浆膜。

术后病理结果:(右半结肠大体)腺癌,中分化,浸润肠壁全层至浆膜下纤维脂肪组织,但未突破浆膜层,未见明显脉管内癌栓及神经束侵犯,淋巴结未见转移(0/9)。病理分期:pT3N0M0,IIA 期;(肝组织)肝细胞癌,梁索型,II-III 级,未见明显脉管内癌栓。

结直肠癌(大肠癌)

结直肠癌(大肠癌)是全球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类疾病中其相关死亡率也一直是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饮食情况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提高,且发病群体逐渐年轻化。

超过 50% 的结直肠癌会出现肝转移,其中约 25% 新发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

本次病例分析

本病例患者以腹痛、头晕、贫血为初始症状,来高尚中心进行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仅提示慢性胃炎声像图。考虑到患者有右上腹痛及贫血症状,而右半结肠癌常见临床表现为贫血,检查医师扩大扫查范围,在进行全消化道扫查过程中发现右半结肠肠壁明显增厚、层次不清,疑大肠占位性病变;同时肝内发现实性高回声占位。随后进行肠道准备,清肠后行大肠超声造影,造影剂灌肠充盈后显示升结肠远段肠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肠腔狭窄,周边淋巴结肿大,即刻进行血行超声造影,病灶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高增强,静脉期缓慢消退。

最终超声诊断为:升结肠癌伴转移性肝癌。因以消化道影像表现为主,肝脏同时出现占位性病变,故考虑为大肠癌合并肝转移。后续病理结果为原发性肠癌及原发性肝癌。

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发性的恶性肿瘤,是肿瘤发生学上一种较少见的现象,由不同脏器发生者称多重癌,可分为二重癌、三重癌和四重癌,多发性癌在同时或 6 个月内确诊的,临床诊断为同时性多原发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SMPC),多见于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的不同脏器同时发生,如大肠癌同时并发原发性肝癌或胃癌,肺癌并发同时性消化道肿瘤等。

发病原因

结直肠癌的病因相对复杂,可能是由环境、饮食以及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诱发因素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包括:低纤维饮食、高脂高蛋白饮食、缺乏微量元素与维生素 (包括缺乏钙、硒、钼、抗氧化维生素 A、C、E 和 B-胡萝卜素) 等。

遗传因素:在结肠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约 5%~20% 的结肠癌为遗传性结肠癌,包括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黑斑息肉综合征等家族遗传性疾病。有结肠癌家族史者,直系家属患结肠癌的风险较无家族史者高。

临床表现

早期无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粘液便以及大便性状改变,包括稀便、黏液便、大便带血等。结肠癌晚期出现肠梗阻时,则可出现腹痛、腹部肿块、恶心、呕吐、消瘦等症状。

另外结直肠癌晚期出现远处转移时,根据不同的转移部位,可以出现不同的症状。

影像学检查

胃肠超声造影:过去曾一度认为超声不适宜用于肠道疾病的检查,但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肠道肿瘤声像图特征的研究,特别是采用造影剂灌肠充盈法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能明显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同时也提高了许多无症状结直肠癌患者的检出率。

超声造影不仅可清晰显示癌肿所在的位置、形态、大小及侵犯肠壁的程度和范围,也在观察肠系膜、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肝、脾、卵巢等脏器有无转移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此方法尤其适宜小儿、年老体弱以及无法耐受结肠镜检查患者,可作为一种结直肠癌初步筛选的方法。

其他相关检查还有内镜检查、腹部 CT、MRI、下消化道造影等。

对于普通人群而言,结直肠癌的筛查可从 50 岁开始进行,但对于高危人群而言,结直肠癌的筛查应从 40 岁甚至更早就开始进行。高危人群包括有不良饮食及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长期摄入高蛋白、高脂肪以及长期吸烟饮酒)、有消化道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

对于有结肠息肉、结肠腺瘤、炎症性肠病病史的人群而言,应及时正确处理上述疾病,防止恶变。

预防

结直肠癌的预防措施主要为规避高危因素,如戒烟、避免油炸食物、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增加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摄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及保持愉悦心情等。

参考资料:

[1]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结直肠癌质控专家委员会. 中国原发性结直肠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2 版)[J]. 中华肿瘤杂志,2022,44(07):623-627.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2022 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3] 郑民华, 马君俊. 中国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30 年发展、问题与对策 [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 (电子版),2021,15(01):1-5.

[4] 陆文明. 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 [M].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5] 王海锐, 王今. 大肠癌并发同时性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一例 [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16(2):150-151.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