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 52 岁张姐患了一种「怪病」,右下肢与常人一样,而左下肢却如「象腿」一样粗。
张姐发现这一情况是在三个月前,也就是接受宫颈癌手术,放化疗 1 年后,左下肢肿胀变硬,重度水肿,行走困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在北京生活了 30 多年的张姐选择回贵州老家休养,并来到贵黔国际总医院介入科就诊。通过淋巴显像检查,其被精确诊断为「左下肢淋巴水肿」。
据了解,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循环障碍及富含蛋白质的组织间液持续积聚引起,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上以继发性多见。常由于手术、放疗、肿瘤等原因造成淋巴管狭窄、闭塞或组织纤维化,使四肢远端淋巴回流受阻出现。
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晚期可能形成象皮肿导致残疾,并伴有蜂窝组织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姐入院后,介入科紧急开启 MDT 多学科治疗模式,介入科主任游箭教授,冯建傲、张琼峰医师,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伤口护理门诊刘佳主管护师,为患者研究制订了个性化治疗方案。
完善治疗禁忌症检查后,刘佳主管护师在伤口护理门诊为张姐提供专业的「淋巴水肿 CDT 综合消肿治疗」。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张姐的左下肢接近正常尺寸,踝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明细增大,组织变软,舒适度极大改善,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坚持锻炼
刘佳介绍,该疾病多发于恶性肿瘤淋巴清扫、放化疗术后,一旦发现肿胀,需及时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避免肿胀加重引发组织纤维化增生、皮肤溃疡、淋巴液漏、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导致残疾。
及时就医是关键!
「出院后可结合互联网联络持续跟踪指导,日常生活中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干燥、完整,正确选择压力产品及保养;坚持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避免行走过累;消肿后除夜间休息外必须持续穿压力裤,并且按期复查。」刘佳特别强调,若再次出现水肿,一定要及时就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