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草莓医院儿内科急诊爆满,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又拉又吐,有的还伴有发烧、肚子疼等症状。一开始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结果到医院一查,竟然是轮状病毒!其实,除了轮状病毒,甲流、诺如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的症状,但它们之间的区别可大了,搞错了可能会耽误治疗!
别担心!今天就为大家送上超实用《冬季高发疾病鉴别指南》,3 分钟看懂关键区别!
1、甲流(甲型流感)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它的症状和普通感冒有点像,但更严重。
典型症状
- 突发高烧(39℃-40℃),持续 3-5 天;
- 全身肌肉酸痛、头痛、乏力;
- 可能伴有咳嗽、咽痛、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
- 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关注点:
- 高烧+全身酸痛是甲流的典型特征;
- 呼吸道症状明显,胃肠道症状较轻。
2、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头号嫌疑犯」,传染性极强,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
典型症状:
- 突发剧烈呕吐,可能呈喷射状;
- 水样腹泻,每天数次;
- 低烧或正常体温,少数患者会发烧;
- 可能伴有腹痛、恶心。
关注点:
- 呕吐比腹泻更明显,尤其是儿童;
- 病程短,通常 1-3 天自愈;
- 全家或集体中招是诺如的典型特征。
3、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腹泻的常见原因,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感染人群较为广泛,需留意 8 个月至 3 周岁的儿童,该病在秋冬季高发。
典型症状:
潜伏期:通常为 2~3 天
-主要临床表现:
-腹泻:排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 5~10 次/天,重者超过 20 次/天。
-发热:多数伴有发热,体温在 37.9~39.5℃。
-其他症状:30%~50% 患儿早期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等。此外,还可能有腹胀、腹鸣、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关注点:
- 婴幼儿高发,尤其是 8 个月至 3 岁的宝宝;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病程较短,一般 3~9 天,多数具有自限性,即不经特殊治疗也能自行康复;
-但对于重症患者或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发生慢性症状性腹泻或其他并发症,需及时就医治疗。
4、普通胃肠道不适
普通胃肠道不适通常是因为饮食不当、受凉或食物过敏引起的,没有传染性。
典型症状:
- 轻微腹痛、腹泻,便便不成形;
- 可能伴有恶心,但呕吐较少;
- 一般不发烧;
- 症状轻微,24 小时内缓解。
关注点:
- 有可疑饮食史,比如吃了生冷、不干净的食物;
- 症状轻微,无传染性。
注意:无论是感染何种病毒,若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1、婴幼儿超过 6 小时无小便,提示脱水;
2、腹泻物带血或呈咖啡渣样;
3、持续高烧不退,精神状态差;
4、呕吐伴随剧烈头痛或腹痛。
关键识别信号:
突发喷射状呕吐→优先怀疑诺如病毒
高烧+全身痛→警惕甲流侵袭
婴幼儿持续水样便→需检测轮状病毒
单纯腹痛无发热→考虑食物不耐受
收下这份超实用家庭护理指南
感染「甲流」护理方法:
- 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48 小时内效果最佳;
- 多喝水,注意休息;
- 高烧时可用退烧药,但避免用酒精擦拭;
-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感染「诺如病毒」护理方法:
- 注意补液,防止脱水,可口服补液盐;
- 呕吐严重时,少量多次喝水;
- 便后、饭前彻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 注意手部卫生,处理呕吐物时戴手套。
感染「轮状病毒」护理方法: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所以需要维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如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如厕后以及处理呕吐物或粪便时须戴上手套,事后须再洗手;
-及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以预防婴幼儿因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炎;
-对于轮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使用止泻药物等;
-切记不可滥用抗生素,因为轮状病毒感染属于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普通肠胃炎」护理方法:
- 清淡饮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 可适当服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