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全家乱套。发烧,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难题。这不,一个 1 岁 3 个月的小宇(化名)就「烧着烧着」进了医院!
今年大年初三,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谭传梅正在春节值班,见到发热 4 天的小宇时,他的身上出现了一个个的红色皮疹,还出现了眼球发红、口唇潮红、手掌及足底潮红等症状,简直像个要喷火的「红孩儿」。
在伸手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后,多年儿科经验告诉谭传梅主任,小宇这肯定不是普通的感冒,更大的可能性是川崎病。小宇住进病房后,经过一系列检查。拿到结果后,谭传梅主任可以确定孩子的确是患上川崎病了。
所谓川崎病,又名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炎。川崎病的病因不明,这种病与感冒相似度极高,常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且发病急。发病初期,宝宝常伴随着高热,有时候甚至连医生都误诊。川崎病本身不算可怕,真正的风险是它的并发症,并发症主要影响心脏,包括冠状动脉瘤、心肌炎等等。但如果能在疾病的前期发现,冠状动脉不受影响的话,儿童可以完全恢复。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最早发现并进行研究这个疾病的是一位日本名叫川崎的医生,所以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儿童疾病。
川崎病是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对人的血管造成炎症、损伤。而大剂量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最有效最有针对性地抑制这种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控制炎症、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结果并不如所有人盼望的那样。川崎病在使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后,发烧应该停止,而小宇在缓解了 48 小时后,再次发热。
病史、体征以及膜状脱皮等很多证据表明,诊断小宇为「川崎病」是无异议的,按照谭传梅主任多年临床经验及文献,小宇应该是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正常情况下只需再进行一次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宇的情况就能得到很好的缓解。但由于已经进行过一次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而且治疗费用也不低,如何让家长接受新的治疗方案成为了谭传梅主任急需解决的难题。
谭传梅主任一方面邀请泰斗级儿科大咖尹飞教授和儿科专家团一齐会诊,增加家长信心,另一方面和家长详尽解释治疗方案。
谭传梅主任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坚持一天两次查房的工作态度和草莓医院专家团的实力打动了家长,家长没有太多犹豫就同意再次使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治疗后小宇体温终于体温逐渐下降至稳定,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治疗,他的病情稳定下来,入院时的症状也消失了。
川崎病早期症状和感冒发烧很像,一定要注意辨别,千万不要大意。这一套识别川崎病的「12345 口诀」可以帮助大致判断:
一看皲裂红唇草莓舌;
二有兔子眼睛红通通;
三触颈部肿大淋巴结;
四按手足末端硬红肿;
五天发热伴全身红疹;
如果孩子出现 3~5 天以上发热不退,退烧药、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孩子又出现 2~3 项以上的症状(比如出红色疹子、有草莓舌、眼睛充血、淋巴结肿大、手脚肿胀等等),就需要警惕川崎病。需要说明的是,临床中,以上症状往往不会同时出现。如果你对孩子的症状拿不准,一定要带去看医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