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你尿裤子啦!」
王女士(化名)从没想过自己 30 岁的时候,会在人来人往的菜市场上,经历这样的「社死」瞬间。
这是产后的第三个月,王女士当时正在菜市场买菜。忽然尿液不受控制地流出,沿着大腿根部在裤子上蔓延开来,形成一片水渍。
身边不懂事的小孩一阵惊呼后,王女士愣了两三秒,温热与潮湿让她终于反应过来:
自己竟然漏尿了!
社交杀手病
王女士在网上搜索了「漏尿」两个字,发现不只是她有这样的遭遇:
据统计,女性人群中有 23% 到 45% 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漏尿,其中 7% 左右有明显漏尿症状。
漏尿,即尿失禁,有以下不同程度的症状:
轻度 | 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小腹有坠胀感、尿频、便秘 |
中度 | 咳嗽、喷嚏、大笑、提重物、走路就发生漏尿;阴部有下坠感、阴部发胀不适,伴有小腹胀痛,腰酸背痛 |
重度 | 站立就发生漏尿;盆腔器官脱至阴道外口,走路时经常摩擦到,引起溃疡、化脓、子宫肥大等问题 |
尿失禁虽不足以致命,但给女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欧美国家,更是把尿失禁称为「社交杀手病」。
造成漏尿这类大型「社死」现场的元凶,就是盆底出现了问题。
盆底
盆底支持系统由盆底肌肉群、筋膜、韧带以及神经构成,它们相互支持和作用,把盆底整体固定在一个正常的位置,进而控制排便、排尿和参与性生活,防止脏器偏移、下垂。
盆底支持系统就像一张有弹性的网,一张一弛间,兜住我们的脏器。
而这些情况,能让这张网失去弹性 :
妊娠是造成盆底肌肉损伤的首要原因。十月怀胎和生孩子的过程中使盆底承重过度:盆底肌肉被压迫、牵拉,造成盆底的筋膜韧带损伤。所以,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不能避免妊娠过程对盆底肌造成的伤害。
除了妊娠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也会导致盆底松弛等问题。
若盆底系统出现了损伤,排尿等功能必定会受影响,从而导致漏尿等症状。
1. 及时修复盆底,把握黄金时间
产后及时进行盆底功能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治疗。
妇产科医生建议:不管在任何年龄都适宜进行盆底修复,产后一年内是盆底功能修复的黄金时间。
2. 需要盆底修复的 5 大症状
盆底肌肉松弛:产后 42 天或其他有此症状的成年女性
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膀胱不稳定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
器官脱垂:轻度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
阴道异常:阴道宽大、阴道痉挛
有性生活问题:性交疼痛、无性高潮、性欲下降
漏尿是母亲分娩后的常见症状
为了孕育一个新生命女性主动背负了太多艰辛这个症状并不丢人,而更需要康复治疗,为了让更多妈妈享受正常生活,我们建议大家定时检查、及时修复盆底肌做回那个自由洒脱的自己。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