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33 岁的靳女士突患乳腺癌。去正规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乳腺癌治愈率很高。
可这位靳女士不但不遵医嘱,还被所谓的「大师」所鼓动,拒绝正规医院治疗,听从「大师」之言,以修身养性、许愿还债等方式「治疗」。
经过一年多时间,病情恶化,靳女士不幸离世,让人唏嘘不已……
文献报道,全球乳腺癌每年的新发病例达到 226 万人次,死亡人数达到 50 万人次,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同时,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比欧美还要多 1-2 个百分点,发病年龄更是比欧美国家女性提前 5-10 年。但是,中国女性乳腺癌的早诊率只有 20% 左右,相比欧美国家早诊率 60% 有一定差距。
发病率高,早诊率低,本来就够令人恐慌,加上平时乳房总有痛啊痒啊的常见症状,咋整?你说咋整?!
乳腺癌「喜欢」的人群
乳腺是激素依赖性器官,主要的功能是哺乳。内分泌变化、遗传因素、情志改变等都会被乳腺癌盯上,成为乳腺癌高发的对象。
①家族遗传病史
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 5-15%,有家族聚集、发病年龄早、双侧多发的现象。
乳腺癌相关的易感基因有 BRCA1/2、TP53 基因、PTEN 基因、ATM 基因、CDH1 基因、RAD51C/51D 基因等。
其中,中国人群数据显示,BRCA1 基因突变携带者乳腺癌发生风险在 79 岁前为 37.9%,BRCA2 基因突变携带者为 36.5%。
美国著名影星朱莉就是因为 BRCA1 基因突变而切除双侧乳腺,使得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从 87% 降低到不到 5%。
②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的女性
月经初潮年龄早和绝经年龄晚是女性易患乳腺癌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与雌激素暴露有关。
一般来说,月经初潮年龄小于 12 岁,绝经年龄大于 55 岁被公认为乳腺癌发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并且,月经初潮越早、绝经年龄越晚,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会更高。
③不育、晚育与哺乳
大数据的研究发现,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 30 岁的女性或者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明显增高。
同时,有人流病史的女性,尤其是多次人工流产病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有增加的可能,这和雌激素、孕激素的高水平刺激有关。
另外,产后哺乳,尤其是超过 6 个月的哺乳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会明显降低,提示产后哺乳,可能是乳腺的一个重要的保护因素。
④年龄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乳腺癌的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增多。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多在 35-55 岁。
因此,做好乳腺癌筛查,定期体检,有症状的个体化乳腺健康体检,完全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乳腺癌治愈率和无瘤生存期。
⑤乳腺疾病史的女性
研究表明,有乳腺疾病史,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乳腺簇集状钙化,乳头血性溢液等的患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明显提高。
因此,针对这些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定期个体化检查,有助于乳腺癌的早诊早治。
⑥外源性激素的过多摄入
乳腺是激素依赖性器官,而性激素是乳腺重要的致肿瘤发生的激素。
因此,长期受到外源性激素刺激的女性,诸如避孕药物污染,会导致儿童乳腺早发育,月经初潮提前;维生素 E 的不规范摄入、含雌激素化妆品、保健品的长期使用等,都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脂肪、高糖饮食被认为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同时,高热量、低纤维素饮食,包括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增加乳癌的发生风险。
⑧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
老母亲最怕给娃辅导作业,很多人一生气,乳房就疼。为什么?说明情绪会影响乳腺。
有研究报道,长期处于高压力、紧张、抑郁、情绪波动等心理状态的女性,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发现了乳腺癌,不是世界末日!
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得了癌症就是死神的宣判,把癌症和死亡划上了等号。
其实不然!虽然,乳腺癌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它的死亡率却是逐年下降的,为什么?
因为随着乳腺癌筛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健康教育的普及,治疗手段的精准,更多的早期乳腺癌被发现,更多的乳腺癌被治愈。
因此,得了乳腺癌并非世界末日,关键是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及早预防。
认识乳腺疾病、学会自查、发现乳腺,反馈的癌之信号
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关键。同时,对于乳腺良性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更能有效把乳腺癌的发病遏制在萌芽阶段。
女性朋友要了解乳腺良性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学会乳房自查,一旦发现如下异常情况,就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医,因为这些很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表现。
①乳房肿块:无痛性乳房肿块是乳腺癌的常见表现,当发现质地硬,活动度差、有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我们就应该警惕,及早就医。如果 B 超、钼靶检查提示 BI-RADS 分类 4 类以上就建议病理活检。
②乳头溢液:发现非哺乳期的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的女性,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行乳管镜检查明确诊断。因为,这些女性发生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的几率会明显增高。
③乳房皮肤及外形变化:乳房皮肤开始出现橘皮样改变、皮肤下的小硬结、皮肤的炎症改变,一定要重视;同时,乳房皮肤表面出现和平时不一样的凹陷,一定要警惕,及时医院就诊。
④乳头的变化:乳头表面出现糜烂、破溃、丘疹或湿疹样改变,一定要警惕湿疹样癌的可能;同时,近期内出现乳头的异常内陷要重视,排除乳腺癌的可能。
⑤腋窝淋巴结肿大:当我们能触及到腋窝肿大淋巴结,尤其是直径大于 1.8 cm 的肿大淋巴结时,不管乳房有没有异常发现,都应该就医,必要时活检明确诊断。
⑥乳腺钙化灶:乳腺体检,尤其是钼靶检查如果发现簇集状或线状分支状钙化,一定要医院就医,必要时活检。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构筑强大的防癌网
国家主导的两癌筛查项目及母亲健康工程项目就像两个巨人,它有更合理、科学、完善的筛查方法,更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更专业和全面的临床卫生资源覆盖。
当我们重视这些项目,积极参与到这些项目中去,就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好地做好乳癌的防治,为我们的乳腺健康保驾护航。
总之,乳腺癌虽然是中国女性发病最多的恶性肿瘤,但是,它并不可怕。
让我们认识乳腺良性疾病,利用好两癌筛查和母亲健康工程项目,做好自查工作,有症状的女性朋友做好个体化诊疗,定期 B 超、钼靶等检查。这样一定会更好地预防乳腺癌的发生,让乳腺癌无处遁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