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守护内瘘这条「生命线」的战役中,负责通路的医护人员是战斗在前线的「士兵」,那患者自身就是提供一手战况的「情报员」。
血透患者通过每天 4-6 次的「一分钟」快速自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可以有效降低因内瘘狭窄导致的风险,减轻身体痛苦的同时更可减少经济负担。
内瘘是否畅通该如何自查?
「一看」:通过观察面部、胸部、颈部外表体征,检查是否有感染、明显血管分支、瘘侧肢体颜色、肿胀手、动脉瘤等症状。
「二摸」:一方面通过手指腹部感受,轻轻触摸通路,正常情况会感受到搏动柔和有力,若搏动增强且局部坚硬活、或没有搏动则为异常。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掌感受,轻轻触摸通路,如整个血管触摸到持续震颤,吻合口处有更高的强度并且整个内瘘血管是软的可压缩的则为正常,震颤变弱或没有震颤则为异常。
「三听」:通过听诊器或耳朵(注意杂音的大小和变化),若杂音强度以吻合口最强,向近心端逐渐减弱(舒张期和收缩期有低沉的连续的杂音)则为正常,若杂音频率高或不连续或没有声音;强烈和连续的杂音沿着静脉一直到上肢根部和前臂区域则为异常。
「四感觉」:自我感觉是否出现疼痛、麻木、出血等症状。
除了重视内瘘监测的日常工作外,血透患者更要做好内瘘居家护理,例如拔针后的护理、内瘘保护、正确涂抹软化药膏、内瘘锻炼、穿刺前清洁,并严格控制好血压、血糖及水分,保持低盐、低磷、优质高蛋白的饮食习惯。
对于血透患者而言,血透通路是连接希望的「生命通道」。保持血透通路通畅不仅需要通路医生和护士的帮助,更需要患者自身配合与努力,重视血透通路管理,合理对待通路狭窄,及时进行专业处理,才能保证「生命线」一路畅通,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