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14
原创

「传单」来袭,儿童和青少年如何防范 EBV 病毒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又称「传单」是由 EB 病毒(EBV)感染所致的急性自限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

EBV 感染在人群中十分普遍,大部分人在感染后表现为无症状,或普通感冒症状,只有少部分会表现为本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表现是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此外还可有肝脾大、皮疹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多数呈自限性,预后良好。但少数严重者可引起上气道梗阻、脑炎、脑膜炎、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甚至全血细胞减少,因此需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随访。

在流行病学方面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呈散发,全年都有发病,但以秋末至初春居多。

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儿童原发性 EBV 感染的年龄逐渐增大,但 10 岁时仍有近 90% 的儿童血清 EBV 抗体呈阳性。

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IM 的发病高峰在 4~6 岁,而西方发达国家 6 岁以下儿童感染 EBV 大多表现为无症状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这与我国有明显不同。

由于 EBV 感染十分普遍,90% 以上的成年人体内都能检出 EBV 抗体,而 EBV 会在人体内潜伏,使曾经的感染者成为长期携带者,咽部会不定期排出病毒,作为传染源。

在传播途径方面

由于病毒主要分布在唾液中,因此经口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亲吻、共用餐具、咀嚼食物喂婴儿等。

病毒也可经飞沫传播而引起感染,偶可通过输血传播。

其典型的症状多见于:

绝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波动于 38.5~40.0℃,热型不定,偶可高达 40.0℃ 以上,一般持续数日至数周,约 1 周左右居多,少数可长达 2~4 个月。退热时多伴有出汗。

90% 以上患者有淋巴结肿大,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全身都可受累,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次之,纵隔、肠系膜淋巴结也可受累,其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引起腹痛症状。肿大的淋巴结直径为数厘米,硬度中等,无粘连及压痛。肿大的淋巴结可在热退后数周内消退。

80% 以上的患者可出现咽痛和咽峡炎症状。扁桃体充血、肿胀,陷窝可见白色渗出物或假膜。咽部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

约 10% 的患者可出现皮疹,皮疹可呈各种形态无特异性疹型,包括猩红热样、麻疹样、水疱样、荨麻疹样斑丘疹等,多见于躯干。皮疹多在起病后 1~2 周出现,持续 3~7 天消失,不遗留色素沉着及脱屑。

01、若此类患者就医时,需要提醒以下几点:

需近日及时就医的情况

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热。

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

小儿哭闹,或有咽痛,患者张开嘴后可见扁桃体肿大,附着有白色物质或上颚有瘀点。

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黏膜苍白、乏力等贫血表现。

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瘀点、瘀斑。

02、需紧急就医的情况

反复发热且热峰达 39.0℃ 以上。

出现吸气困难或吞咽困难。

突然出现腹痛、面色苍白、心跳加快、血压下降。

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剧烈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

出现胸痛、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

03、在预后方面: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预后大多良好,一般 2~3 周可痊愈。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者病程可延长。

本病病死率在 1% 以下,主要因脾破裂、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而死亡。

04、在日常生活及预防方面:

饮食

日常饮食应做到营养全面,以保持良好的免疫力。食物应包含肉、蛋、奶、粗粮、细粮、蔬菜、水果,保证足够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

生活规律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熬夜。

病情完全恢复后要保持充足的运动,以保持良好免疫力。

家庭护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脾脏病变恢复缓慢,因此患者最好在症状缓解 2~3 个月后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脾脏损伤。

预防

预防患病目前尚无针对 EBV 的疫苗,而且成人大多为 EBV 携带者,因此本病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

由于发病时,病毒排出量大,需要让患者独居于一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沾染的物品,如衣物、毛巾等,需要煮沸或用化学消毒剂浸泡,以减少 EBV 感染他人的风险。

「传单」来袭,儿童和青少年如何防范 EBV 病毒感染?
西安高新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