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13
原创

献血会得传染病?还会贫血?无偿献血的「坑」,你踩过几个

先来看一段女儿和妈妈的对话.....

女儿:妈,我今天在马路边看到有献血的车,我改天还是去献点血哦~

妈妈:哈儿,千万莫去,说是献血容易得传染病,莫到时候多的都去了!

女儿:哪里得嘛妈,献血不仅不会得传染病,还对身体有益呢,你对献血咋个有误区哦!

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无偿献血是一件「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事。但是,也有很多人和上面的妈妈一样,觉得献血可能会对身体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对献血存在误区。

6 月 14 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天就来为大家科学地解读这些流言打消大家的疑虑!

误区一:献血会得传染病

真相:「一人一针」很安全。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对采集血液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预防交叉感染的制度, 并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采血环境采用紫外线照射,喷酒消毒液,动态消毒等方式进行消毒,质量管理部门还定期对献血环境进行抽检,以保证环境的安全可靠。

血站的采血人员均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并且每年都会定期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患有经血液传播疾病或是相关病原体携带者,是不能从事采血工作的。

采血时使用的采血针头和血袋都是经过严格灭菌的一次性用品,按照国家要求用后即销毁,不可能重复使用。所以绝对不会因为献血传染疾病。

误区二:献血会导致人贫血

真相:人体会自己补充的。

参加无偿献血前,血站工作人员会对每一位献血者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男性不低于 120 g/L,女性不低于 115 g/L 方允许参加献血。

每次献血量不超过体内血液总量的十分之一,且通过机体自我调整,血容量会很快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所以,按规定在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情况下献血,是不会造成贫血的。

误区三:献血后要多喝鸡汤补血

真相:献血后不需要特别进补。

献血后,很多人选择喝鸡汤或排骨汤补身体,但血液的产生与体内蛋白质、叶酸、铁的含量有关系,而鸡汤、排骨汤里油脂太多 (脂肪含量高),叶酸和铁的含量却很少,喝了这些汤,不只对补血意义不大,反而轻易摄入过多脂肪,导致血脂升高,甚至诱发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同样的道理,大鱼大肉地进补也不可取。另外,像蜂王浆、巧克力等都不是补血的良方,不宜过多食用。通常献血后并不需特别进补,只要保证正常饮食,不挑食、不偏食即可。

误区四:推荐一次性献血 400 毫升是为了「榨干」我们

真相:一次献血 400 毫升可以更好的保护受血者。

大多数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一次输血量都在 200 毫升以上,假如需要输入 400 毫升血液,如果都是 200 毫升一袋血,那么至少需要 2 人份的血液,而对受血者来说,就意味着要承担两次免疫作用,增加了一倍的输血反应。

因此,一次献血 400 毫升,在保障献血者安全的情况下对受血者会也更安全。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 7%-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 4000-5000 毫升。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 600 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 200-400 毫升是绝对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误区五:献血前需要空腹

真相:不需要,空腹反而有害。

若空腹献血,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较低,很可能会造成头晕等低血糖不良反应。

为了保证献血者在献血时处于良好的状态,建议献血者在献血前一餐不要吃肥肉、油条、拌面等高脂食品,以及牛奶、豆浆、鸡蛋等高蛋白食物,清淡饮食和保持充足的睡眠,即可顺利完成每一次热血捐献。

误区六:献血是无偿的,为什么用血却需要收费?

真相:符合条件可以核销采供血成本费用。

《献血法》确定了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并明文规定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

病人临床用血交纳的费用,是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成本费,而不是血液本身的价钱,因为血液本身是无价的。临床用血收费标准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由各省市贯彻执行。而对于无偿献血者,各地有相应的免交前款四项成本费用的优待政策。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

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

大家在奉献爱心的同时

也要多多了解关于献血的知识哟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

正确认识献血

不入误区,不踩坑~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