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07
原创

日常注意这几项,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

猝死是大家都非常熟悉但不愿意提及的问题,都不愿意发生在自己或亲人身上,觉得猝不及防,只能听天由命。

猝死主要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大约 70% 的患者都是心源性猝死,又称心脏性猝死。

但是专家研究发现,心源性猝死并非无法预防,只要保持好这几项指标,它的风险就能大大降低。

吸烟

烟是生命最凶恶的杀手,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

调查表明: 在中国男性人群中,由于吸烟而死亡的人数正急剧增加。但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它的危害性。吸烟可导致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等多种脑血管疾病。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的人心脏死亡风险能增加 80% 左右。尤其是心血管猝死风险明显增加。所以远离心源性猝死就要远离香烟。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即 BMI,它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其中体重的单位是千克,身高的单位是米。正常参考标准是 18.5-23.9 之间,是临床上评估超重或肥胖的主要指标。体重指数每增加 5 个单位,心源性猝死风险就增加 16%,肥胖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非缺血性病因,其中腹部肥胖起重要作用。体重指数超过 28 就要注意了。

饮食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多吃粗纤维食物,饮食宜清淡、少盐、少油、少糖、少辣。功能性饮料含有浓度较高的咖啡因,可以对心脏节律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心源性猝死。此外,每天喝 1-2 杯的含糖饮料,也会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所以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心源性猝死的诱因。

空腹总胆固醇

总胆固醇是计算心源性猝死整体重症累积发病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日常注意这几项,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

胆固醇严重升高时会逐渐阻塞心脏动脉,在受到诱因刺激的情况下,狭窄部位突然闭塞,在无代偿机制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猝死。

35 岁之后是胆固醇增长最快的年龄段,一定要定期体检,出现指标异常及时就医。它的正常范围是 2.83-5.20 mmol/L。

过量体力劳动

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猝死的事件我们经常看到报道,已屡见不鲜,特别是青少年和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运动时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和不恰当的运动强度,特别是有潜在心脏疾病的人群,在经历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时更易诱发猝死。所以对于刚开始运动无规律运动习惯的想提升运动强度的人群不要盲目挑战,适可而止。对于有心脏病的人群怎样运动需要医生评估后给与指导切记不可盲目锻炼。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中左心室肥厚也是升高心源性猝死风险最常见的原因。由于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肥厚、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心肌缺血、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受损、电解质异常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引发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血压,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