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05
原创

「我好累,感觉身体被掏空」 可能出现了癌因性疲乏!

进入夏季,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一觉又是精神小伙。

但是有一类人,他们的累、困不是睡一觉就可以解决的,他们不是找借口,而是真的力不从心。

这一类人就是癌症患者。

「我好累,感觉身体被掏空」这是很多癌症患者的反复主诉。

他们在治疗后,总感觉两腿像灌了铅,提不起来,全身无力,精神萎靡,疲倦不堪。

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一种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的,痛苦的、持续性的主观感受,表现为躯体、情感或认知上的疲乏感或疲惫感。

癌因性疲乏已被视为第六大生命体征,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疼痛后的第六个体征来看待。这种疲劳经常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因性疲乏的怎么引起的?

癌症本身

癌细胞促进肿瘤生长,阻碍机体正常代谢,降低机体机能,从而导致发热、感染、疲乏等症状。

癌症治疗

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是癌症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有研究显示,65%~100% 接受化疗的患者、82%~96% 接受放疗的患者和 70%~100% 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会经历癌因性疲乏。

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合并症

贫血、疼痛、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是加重癌因性疲乏的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等情绪是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消极对待疾病及治疗,生活质量降低,进而加重癌因性疲乏。

要怎样判断是不是癌因性疲乏呢?

在过去 1 个月内,持续两周每天或几乎每天出现以下 6 项(或 6 项以上)症状,并且其中 1 项为明显的疲乏(01),即可判定为癌因性疲乏。

01 明显的疲乏、精力减退或需要更多的休息,与近期活动量的改变不成比例;

02 全身无力或肢体沉重;

03 注意力不能集中;

04 对平时从事的活动的积极性或兴趣减退;

05 失眠或者嗜睡;

06 睡眠后感到精力未能恢复;

07 活动困难;

08 因疲乏引起情绪反应,如悲伤、挫折感、易怒;

09 因疲乏不能完成原先胜任的日常活动;

10 短期记忆力减退;

11 活动后疲乏持续数小时。

出现癌因性疲乏怎么办?

01 活动锻炼

① 有氧运动:最佳的运动形式,包括步行、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登山、跳健身操、瑜伽等。有氧运动安全性强,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精神抑郁,使患者大脑皮质放松,减轻心理紧张,缓解疲乏。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如运动时间每次 20-60 分钟;运动频率为每周 3-5 次,持续 8 周。

② 抗阻力运动: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引体向上、阻力带训练、杠铃训练和器械训练等。抗阻力运动能够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功能状态及维持和改善骨密度,可有效缓解疲乏,改善生活质量。抗阻力运动可以每周进行 2~3 次,每次 2-3 组,每组 10-15 次。当完成 3 组运动后,若体力允许,可以考虑增加力量。对于希望进行抗阻力运动的癌症患者,应向专业人员咨询。

02 睡眠疗法

①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在有困意时才上床、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保持规律起床时间、日间避免过长时间的小睡;② 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③ 在临近睡前,避免服用咖啡等兴奋性物质等。

03 营养管理

① 保证足够的营养补充,原则上需以清淡、易消化以及高营养饮食为主;② 保证每天摄入 300 g-500 g 的新鲜蔬菜,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 200-350 g 的新鲜水果;③ 对于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应及时对其采取对症处理,并与营养师共同协商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