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30
原创

世界肠道健康日:跟大家聊点儿「肠」识

45 岁的秦先生,是一家企业的中层领导。由于工作繁忙,他经常加班到深夜,饮食也极不规律。近半年来,他发现自己经常腹痛、腹泻,还有食欲差、体重下降的情况。起初,他以为是工作压力大,没有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便血的情况。

在家人的劝说下,李先生终于去了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告诉他,他患上了严重的肠道疾病——直肠癌。这个结果,让李先生和他的家人都震惊不已。

肠道不仅是我们的消化器官,更是人体最大的免疫排毒器官,被称为「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秦先生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肠道健康不容忽视!

5 月 29 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专家来给大家聊点儿「肠」识~

结直肠癌是恶性肿瘤排行榜上的「常客」,85% 以上的结直肠癌发现即已属晚期,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治疗后 5 年生存率可超过 95%。而要早期发现,关键是进行规范的早期筛查。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赵玉洲说,肠癌早期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但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会有一些「蛛丝马迹」。

1、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前两者交替出现、大便变细等;

2、腹痛:部分患者以腹部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的症状,另一些患者表现出不完全肠梗阻的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伴腹胀、排气、排便不畅;

3、黏液便或黏液脓血便:血色暗红,通常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

4、贫血、低热、乏力、水肿、不明原因的消瘦等全身症状。

8 类人群要重视肠道检查

「肠癌是个善于伪装的疾病。」赵玉洲表示,反复发作的肠炎、痔疮等一些常见病都可能是它的」伪装「。近年来,随着肠癌发病年轻化,建议 40 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肠癌筛查。因此,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危人群,应尽早做筛查:

1、40 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或长期便血;

3、直系亲属有结直肠肿瘤病史;

4、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 3 个月;

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

6、有慢性阑尾炎、大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7、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8、肥胖人群,肥胖者患结直肠肿瘤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者。

赵玉洲说,以上 8 类人群要格外重视肠道健康,定期体检,最好的筛查就是尽早做个肠镜。

对于家里有直系亲属曾患过结直肠癌的人群,建议 40 岁开始体检时就进行肠镜检查。如果肠镜检查没有发现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癌前病变,以后每 3-5 年重复一次肠镜检查即可。

息肉、早癌 这项检查即可剔除

世界肠道健康日:跟大家聊点儿「肠」识

肠镜,也称电子结肠镜,是一条长约 200 cm,直径约 1 cm,末端装有微型电子摄影机的可弯曲的纤维软管,在医生操作下通过肛门置入直肠、结肠直到末端回肠的肠腔内。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窥镜诊疗中心主治医师白淇文介绍,绝大多数的结直肠癌是由小息肉演化而来,肠镜检查不但可以肠镜下切除小息肉,还可以钳取小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而指导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黏膜切除、黏膜下剥离(EMR、ESD)技术不断进步,不但可在结肠镜下切除结直肠息肉,也可在结肠镜下切除早癌。

健康小贴士 助你「肠」健康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白淇文建议,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危险因素减到最少,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好筛查。

01 注意高纤维膳食

在饮食方面,注意低脂饮食,高纤维膳食,平常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高纤维膳食有助于加快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减少致癌物与肠道的接触时间,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此外,高纤维膳食还可促进益生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02 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是影响肠道健康的重要原因,这种联系被称为「脑—肠轴」。我们完全可以从字面来理解「脑—肠轴」的含义,即大脑与胃肠道之间存在一条「轴线」,使二者之间得以完成信息交流。

日常生活中,「脑—肠轴」对我们的影响很常见:极度饥饿时,人会变得暴躁、敏感;愤怒、忧郁时,我们便会茶饭不思,甚至出现呕吐。由此可见,「脑—肠轴」是一个双向、复杂的神经网络。学会调整心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会让我们在保持肠道健康方面事半功倍。

03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规律饮食,拒绝夜宵,留给肠道充足的休息时间。

❤增加体育锻炼,避免久坐,让你的肠道也「动起来」。

❤戒烟限酒,别让酒精损伤肠道黏膜。

❤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和「便秘」说再见。

❤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定期体检,重视胃肠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