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3-01
原创

非常普通的症状,看了 1 年没找到原因!罕见病离我们有多近?

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离你我有多远?如何阻断基因突变?为什么看似普通的症状却久久无法诊断?......

20 岁小伙走路僵硬,求医 1 年多找不到原因

神经内科医生一眼发现端倪

今年 1 月初,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来了一位 20 岁的帅小伙。1 年前,他因为打篮球造成的右踝扭伤,此后逐渐出现行走僵硬的感觉。

虽然从外观看起来也能正常行走,但是他总感觉自己走起路来非常僵硬,跑起步来也特别慢。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脚踝伤了这么久还没好吗?

今年年初,小伙子来到浙大四院神经内科门诊。神经内科医生程红荣的专业方向是神经遗传病。接诊后,程医生首先对患者做了体格检查,一敲发现双上肢 Hoffmann 征阳性,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下肢明显,踝阵挛明显,双侧巴氏征阳性。接着浏览影像学资料时,一眼就注意敏锐地一眼注意他的头颅 MRI 影像中,有一处异常——猞猁耳征和胼胝体变薄。

非常普通的症状,看了 1 年没找到原因!罕见病离我们有多近?

这是小伙的头颅 MRI,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了吗?没错,就是这两处,和猞猁耳尖的簇毛同款的白色影像。让医生一眼看出「端倪」。

猞猁耳征(Ears of the Lynx) 是指头颅 MRI T2WI 和 Flair 序列侧脑室前角旁白质内出现异常高信号,轴位图像上形似于猞猁耳尖簇状的毛发。和胼胝体变薄同时存在,提示着这可能是极为罕见的一种遗传病。

「大部分其它亚专科的医生对遗传病不太了解,不容易发现这处异常。」

随后,程红荣医生继续完善神经心理学认知量表,结果发现他存在轻度认知障碍。程医生解释说,小伙子的自理能力与常人差异不大,但对于一些需要复杂的需要理解能力的问题会表现出不足。

再仔细翻阅患者之前的各项检查结果,虽然颈椎 MRI 提示颈椎间盘轻度突出,胸椎 MRI 中似乎能看到脊髓变细,但上述影像学资料始终无法解释患者如此明显的椎体束征,结合上述资料,考虑痉挛性截瘫可能,建议患者进一步行基因检测。

只是走路慢一点,和截瘫有什么关系?!

原来,小伙子自幼就是跑步健将,甚至报考的也是体育专业。父母也不是近亲结婚,都是正常人,怎么可能有遗传病呢?家属坚持认为是腰椎或膝关节出了问题,要求完善相关椎体检查,并请脊柱外科会诊,对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诊断存很大怀疑。

最后在程医师的建议下还是完善了基因检测,最终全外显子测序明确小伙子属于痉挛性截瘫 11 型。其父母亲各携带一个变异位点,因此诊断明确。

困扰这个家庭一年之久的问题,终于揭开了谜底。

浙大四院神经内科主任赵国华介绍,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期或青春期。

起病初期常常表现为双下肢僵硬、无力行走容易跌倒,逐渐发展成双下肢痉挛性截瘫,不能行走,需要拐杖、轮椅等。有时伴有智力障碍、癫痫和其他脊髓外神经缺损表现。

该疾病于 2018 年被收录在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目前,没有针对此病的特异性治疗,整体治疗目标是预防、延缓、逆转 HSP 患者的进行性功能残疾。

我国罕见病患者超 2 千万

浙大四院神经内科赵国华主任介绍,我国于 2018 年 6 月和 2021 年 9 月分别发布了两批罕见病目录,我国公布的罕见病目录疾病总数达到了 207 种。

在浙大四院神经内科神经遗传病门诊,相对多见的罕见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渐冻症」)、自身免疫性脑炎、腓骨肌萎缩症、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脊髓性肌萎缩症等。

罕见病无论是婴幼儿、儿童或者成人,都可能发病。这类患者首先面临的是早期诊断难。据报道,平均每个罕见病患者至少看 8 位医生,经历过 2 到 3 次误诊,甚至有人 5 到 7 年后才确诊,这就耽误了诊断和治疗的时间。

因此,提高对罕见病的了解和认识,很有必要。

目前,中国约有罕见病患者 2000 万人,在已发现的罕见病家庭中,存在严重致死、致残或致严重治疗负担的疾病占比 90% 以上,绝大部分无特效药。

如遇到发病年龄早,有明确家族史的患者,筛查其他病因无明确依据可考虑行基因检测进一步诊断。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