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2-07
原创

婴儿出生 2 天肚脐渗液,确诊为先天性脐肠瘘合并脐尿管瘘

近日,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了 1 名确诊为先天性脐肠瘘合并脐尿管瘘的新生儿,于 1 月 19 日顺利完成脐肠管切除术+肠吻合术+脐尿管切除术,术后患儿经我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及精心护理,现已治愈出院。

小爱(化名)是一名 2 天大的男性新生儿,于 1 月 17 日返院断脐夹时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医生发现患儿脐部有一大小约 2×2×2 cm 的包块,表面皮肤颜色鲜红,脐残端周围凸起,中央凹陷,包块中央有一瘘孔,伴有黄色粘液排出,脐周皮肤无红肿,伴有腥臭味,予清洗消毒后仍可见黄色异味粘液渗出(如下图),为了解开小爱的脐部包块谜团,拟脐部包块查因收入我院新生儿科。

婴儿出生 2 天肚脐渗液,确诊为先天性脐肠瘘合并脐尿管瘘

患儿入院后,完善了脐部超声检查:似可见管道与肠道相通,提示脐肠瘘可能。新生儿科主任邓毅查看患儿并指出:患儿脐部有一包块,包块中央可见一瘘孔,伴有黄色粘液渗出,虽然脐部超声提示脐肠瘘可能,但仍不能完全排除脐血管畸形、脐茸、脐尿管瘘等其它先天畸形可能。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1 月 18 日在心电监护下,超声科林毅主任行 B 超定位,向患儿脐部包块中央的瘘孔注入亚甲蓝(期间患儿无不适症状),约 2 小时后患儿排出混有亚甲蓝的粪便,约 2.5 小时左右排出混有亚加蓝的尿液(见下图),这一检测直观的确定了先天性脐肠瘘、脐尿管瘘的异常存在。

婴儿出生 2 天肚脐渗液,确诊为先天性脐肠瘘合并脐尿管瘘

明确诊断后患儿于入院后第 2 天在我院完成了脐肠管切除术+肠吻合术+脐尿管切除术,术后患儿安返病房。术后予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等治疗。

婴儿出生 2 天肚脐渗液,确诊为先天性脐肠瘘合并脐尿管瘘

现患儿可正常进食乳汁,大小便正常,体重逐渐增长,于 2 月 3 日顺利出院。

婴儿出生 2 天肚脐渗液,确诊为先天性脐肠瘘合并脐尿管瘘

邓毅指出:在母体内,胎儿通过脐带与母体相连。脐带内有脐静脉和脐动脉以及卵黄管、脐尿管等结构。其中卵黄管和胎儿的小肠连接,脐尿管和胎儿的膀胱连接。正常情况下,卵黄管等结构在发育过程中逐渐纤维化、闭塞或消失,最后仅残留一皮肤瘢痕凹陷-脐。但当两者退化受阻可导致多种畸形)。

婴儿出生 2 天肚脐渗液,确诊为先天性脐肠瘘合并脐尿管瘘

对于脐肠瘘脐部瘘口巨大的病例,可单纯依据临床表现诊断,但当脐部瘘口细小或合并脐茸、脐窦等时,临床不易诊断,极易漏诊。

脐尿管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脐孔流出液体,常为尿液,增加腹压时明显,严重程度视瘘管大小而定,严重者有持续不断的液体流出,瘘管细小时脐部仅有潮湿伴肿胀。合并感染时为脓性分泌物,同时常伴有脐部红肿肉芽组织突出。

除此之外,脐部出现红肿细菌感染,沿脐尿管扩散至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征,常误诊为尿路感染。此症状多出现于婴幼儿时期。临床上往往对其认识不足而作为一般脐炎处理,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桂医二附院新生儿科提醒,每一位爸爸妈妈们,在宝宝的日常护理中,都要注意:如果发现宝宝的脐部有排出气体、粪便、胆汁或黏液,或者脐部有红色团块等异常表现,都要及时来医院就诊,避免延误宝宝的病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