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1-21
原创

警惕长出这种斑!女童身上的「胎记」,居然是种瘤!

在孩子出生时,身体的某一处皮肤颜色不一样,通常会被认为是胎记。(胎记有多种类型,比如蒙古斑、咖啡斑、太田痣、色素痣等。)

但如果皮肤有多片牛奶咖啡色的斑片,这可不一定是胎记,很可能是一种基因突变或遗传有关的疾病——神经纤维瘤病 I 型。

被忽视的斑片,为女童日后埋下隐患

小梅(化名)今年 12 岁,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她在 1 岁多时被家人发现全身遍布大小不一的褐色斑片,邻居们看到,都认为是胎记。但小梅有个近亲,和小梅症状相似,被确诊为了神经纤维瘤病,了解到该病具有遗传性,家人带小梅也进行了基因检测。很遗憾,小梅也被确诊为神经纤维瘤病(I 型)。但由于当时没有任何不适,家长并未在意。

警惕长出这种斑!女童身上的「胎记」,居然是种瘤!

1 年前,小梅因急性髓系粒细胞白血病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化疗一年后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然而,在结束治疗 3 个月复查时,小梅的白血病却复发了。

白血病控制住,新的问题又来

小梅家人几多打听,来到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二科(儿童血液肿瘤科)。在武万良主任的建议下,小梅再次进行了三个疗程的强化化疗,白血病得到较好的控制。

医生本打算趁此良机为小梅行骨髓干细胞移植以期能够治疗白血病,然而在做移植前检查时却发现她颈部椎管内有异常占位信号!

鉴于椎管内病变性质不明,骨髓移植可能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甚至会造成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儿童血液肿瘤科请神经外科房博主任会诊。

手术实施顺利,明确病变性质

在了解患儿病情及仔细研究影像资料后,神经外科房博主任建议行手术治疗,先明确病变性质,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警惕长出这种斑!女童身上的「胎记」,居然是种瘤!

小梅的手术很顺利,术后肢体活动并未受到影响。通过病理检查、分子检测等明确了颈部椎管内病变性质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WHO-IV 级),脊髓的病变性质为恶性,严重影响骨髓移植效果。家属并没有放弃,选择继续积极救治。

警惕长出这种斑!女童身上的「胎记」,居然是种瘤!

什么是神经纤维瘤病 I 型?

神经纤维瘤病 I 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I,NFI)是由于 NFI 基因变异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之一,发病率为 1/3000-1/2600。

多于儿童期起病。以多发的皮肤牛奶咖啡斑和神经纤维瘤为主要临床表现。

牛奶咖啡斑:卵圆形浅棕色色素沉着性皮肤斑疹 (扁平)。出生时即可出现,0~10 岁间可出现数量增多和面积增大。见于 99% 以上的 NFI 病人。很少发生于面部。

尽管该病为良性病变,但 NFI 有恶性肿瘤的易感性。可并发白血病、神经系统肿瘤等。常合并的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视路胶质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或其他类型的胶质瘤等。

哪些表现提示神经纤维瘤病?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2 个或 2 个以上),需警惕神经纤维瘤病:

1 牛奶咖啡斑 ≥ 6 个,青春期前的病人每块斑的最大径 ≥ 5 mm,或青春期后的病人每块斑的最大径 ≥ 15 mm。

2 任何类型的神经纤维瘤 ≥ 2 个,或有 1 个丛状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通常至 10~15 岁时才比较明显)。可能较疼痛。(小编劝你不要随便搜神经纤维瘤的照片)

3 腋窝或腹股沟发生雀斑 (色素沉着)

4 视神经胶质瘤

5 Lisch 结节 ≥ 2 个:虹膜色素错构瘤,表现为半透明的黄色/棕色隆起,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6 特征性骨质异常,如蝶骨发育不良,伴或不伴假关节形成的长骨 (如胫骨或桡骨) 骨皮质变薄。

7 根据上述标准,一级亲属 (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中有 NFI 病人。

怎样治疗神经纤维瘤病?

目前针对神经纤维瘤病没有能彻底根治的药物,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引起疼痛的皮肤结节以及并发的肿瘤进行手术干预,以此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一些药物针对丛状神经纤维瘤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抑制疾病进展,缓解症状。

当然,并非所有的牛奶咖啡斑都是神经纤维瘤病。

当发现身上有类似牛奶咖啡斑时,需及时就医。除了根据体表斑片的表现来判断,基因检测是目前最准确的诊断办法。

警惕长出这种斑!女童身上的「胎记」,居然是种瘤!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