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1-17
原创

小针孔,大手术!这种治疗方法不走寻常「路」

一般印象里生病去医院就医不外乎:

  • 内科,打针吃药
  • 外科,开刀手术

怎么听说还有个「介入诊疗」?

  • 什么是介入诊疗?
  • 能治疗哪些疾病?

小针孔,大手术

不走寻常「路」的介入诊疗

介入诊疗是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经过近 60 年的发展,介入医学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与内科、外科并列临床主要治疗手段。

小针孔,大手术!这种治疗方法不走寻常「路」

简单来讲,介入诊疗就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

·在血管造影机(DSA)、核磁共振、CT、超声等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借助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他精密介入器材。

·通过在皮肤、血管上作直径几毫米、针孔大小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食道、胆道等),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堵、灌、消、取

介入诊疗五大秘技

按器械进入病灶的路径,介入诊疗可分为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具体操作方法众多,但大体可概括为 5 个字:

通:用球囊、支架等疏通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或其他管道。

小针孔,大手术!这种治疗方法不走寻常「路」

堵:将栓塞剂送入需要堵塞的血管,进行止血或阻断肿瘤血液供应(饿死肿瘤)。

小针孔,大手术!这种治疗方法不走寻常「路」

灌:将药物经导管直接灌入病变部位。

小针孔,大手术!这种治疗方法不走寻常「路」

消:用射频、微波、冷冻、粒子等消除肿瘤病灶。

小针孔,大手术!这种治疗方法不走寻常「路」

取:通过穿刺针,取出身体深部病变组织,明确病理。

小针孔,大手术!这种治疗方法不走寻常「路」

心脏、神经、肿瘤、出血

这些病可用介入诊疗

介入医学发展迅速,在临床医学的各专业中被广泛性应用。因此,介入医学的分类标准很多,也较为繁杂,相互之间还具有交叉性。

小针孔,大手术!这种治疗方法不走寻常「路」

目前,国家卫健委将介入诊疗常规分为 4 个类别,分别是心脏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和综合介入(肿瘤和非血管疾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