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8-28
原创

再创新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成功获批 6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 月 24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 2023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成功获批项目 6 项,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项,面上项目 2 项。这是继 2022 年获批 5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医院科研工作再次实现新突破。

再创新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成功获批 6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以上获批项目将围绕应激相关障碍、肿瘤靶向治疗、肿瘤免疫治疗、肿瘤治疗抵抗、神经功能保护与功能调控、磁共振成像等多个方面开展基础研究,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新的线索,为全力保障妇女儿童健康贡献新的策略。

近年来,医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平台建设为契机,以科技人才为引擎,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与措施,不断完善科研体系建设,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增强学科内涵建设,医院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进步,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研立项取得新突破

2019 年以来,医院高度重视以科研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多措并举加强科研项目培育工作,通过整体规划部署、科学引导方向、科研政策支持、加强经费配套、拓展合作渠道、鼓励交叉融合、聘请专家指导等方式,促进科研项目申报。医院在科研项目数量与质量上取得了新的突破,首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 项、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首次获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省部共建重大项目、再次获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年度科研经费由 600 万元向 2000 万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23 年,已获批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 5 项,包括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外籍科学家工作室项目。

科技成果质量不断提高

重视科技成果申报质量,通过提前布局,重点孵育,专项指导,提高成果奖申报质量。2019 年以来,医院积极组织申报各级科技成果奖,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 42 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奖 9 项(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5 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 26 项(一等奖 16 项,二等奖 9 项,三等奖 1 项),重要行业科技奖励 4 项(三等奖 4 项)。2019 年,医院获得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为全国妇幼领域最高奖项。2020 年,宫颈癌早期筛查防治新技术及三级防控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荣获 2020 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科技论文数量质量双提升

近年来,医院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加大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持力度,创造浓厚科研气氛,提升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医院科研力量和学科建设不断增强,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2019 以来(截至 2023 年 6 月),医院共发表文章 2606 篇,其中 SCI(E) 论文 459 篇;中文文章 2007 篇,包括科技核心期刊论文 891 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 577 篇。

2019-2022 年,共出版科技著作 190 部,包括各类教材 15 部,译著 4 部,共获得授权专利 471 项。双聘教授张玉霞 2019、2020 年连续两年在世界知名期刊 Cell 杂志(IF = 36.43)发表论文,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为共同通讯作者单位。

2021 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第一作者 (郑威)、通讯作者 (管一春)发表影响因子为 15.61 的论文 1 篇,发表在顶尖杂志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2022 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聘教授胡昊以通讯作者在知名期刊 BRAIN 发表文章,影响因子 15.255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为共同通讯作者单位。产科研究生蒿雨静(共同第一作者)、产科主任李根霞(参与作者)、特聘教授陈康(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联合美国西奈山医学中心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科研与高等研究院的 Andrea Cerutti 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于 2023 年 6 月在中科院一区 TOP 期刊《Trends in Immunology》发表文章 (IF:19.709);管一春教授团队联合国内顶尖医院团队,于 2023 年 5 月在顶刊《JAMA》(IF:157) 中发表研究成果。

接下来,医院将持续做好在研项目的进展管理,继续做好下一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准备工作,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的申报积极性,聚焦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坚持「四个面向」,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夯实创新根基、筑牢创新支点、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有组织科研,促进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的培育和产出,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