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7-21
原创

病理科王子慧主任丨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到底怎么看?

病理科王子慧主任丨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到底怎么看?

这个可没法说快就快……要知道病理报告的出具过程可谓相当之严谨,如果病理诊断不仔细甚至出现错误,整个治疗方向都会出现偏差。

所以为了减少大家对病理报告的焦虑,更为了大家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神秘科室——病理科。

01 / 病理科医生,十年磨一剑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病理科都是大型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它的主要任务就是

判断疾病的性质并出具病理报告。

病理报告出具后,临床医师就能根据报告决定手术方式、治疗原则、估计预后效果等。因此病理诊断的质量不仅对相关科室,甚至对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都影响重大。

出具病理报告看似简单,但其实在显微镜下做诊断并不容易:它考验着病理医生「十年磨一剑」的功力,他们日复一日在数以万计的病理切片中「摸爬滚打」……

病理科王子慧主任丨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到底怎么看?
观察切片的难度如同地狱难度版「大家来找茬」

病理医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临床知识,还要掌握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一个病理医生成长期往往需要 10 年之久。

病理科王子慧主任丨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到底怎么看?

所以一份病理报告不是轻飘飘的一张纸,它的分量重到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个家……如果病理报告出错,良性判断成恶性,将会造成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

02 / 每张切片背后,都有逻辑

作为医学上最可靠的一级诊断,病理报告承担着整个治疗方案的「导航作用」,具体如何导航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两个案例:

抽丝剥茧,让她免于截肢

• 患者:张阿姨(化名),62 岁

• 就诊过程:

张阿姨因左腿骨折入院,骨折术后将术中发现的软骨组织送检,当地医院病理科高度怀疑为骨纤维肉瘤。此种肿瘤的恶性程度高,对放化疗不敏感,基本都要截肢。

• 病理科诊断:

张阿姨最后来到一家病理科更为成熟权威的医院,病理科医生注意到一个细节:张阿姨有糖尿病,创伤后比普通人愈合速度慢,骨折后骨痂的形成也较慢,确实会产生更多软骨组织。

「仅从显微镜下判断细胞形态很容易掉入陷阱:新生的软骨组织与恶性肿瘤相似,但其实是机体损伤修复的正常反应,即修复性骨痂而非恶性肿瘤。」

这家医院的病理科判断让张阿姨保住了左腿,现在张阿姨只需好好修养,待骨折伤愈。

丰富经验,为她赢得治疗时机

• 患者:李阿姨(化名),60 岁

• 就诊过程:

李阿姨最近一摸右膝盖就能摸到肿块,碰一下就疼痛难忍,手术切除肿块并送病理活检后考虑侵袭性骨巨细胞瘤,这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交界性肿瘤。

• 病理科诊断:

经验更为丰富的病理科医生再次读片后,发现显微镜下不仅梭形细胞异型性明显,还有极其隐蔽的网格状纤细成骨……李阿姨很可能是骨肉瘤,最后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结果等进一步证实了这个判断。

骨肉瘤本是少见病,像李阿姨这样的老年患者更为罕见;其次李阿姨也没有骨肉瘤患者的典型症状;而且显微镜下的成骨太过纤细,极易被忽略,这三个因素都让明确诊断难上加难。

对李阿姨来说被确诊为骨肉瘤仅做肿块切除手术是完全不够的,放疗、化疗都迫在眉睫,幸好病理科医生及时纠正诊断结果,否则李阿姨将会有生命危险。

03 / 病理报告,慢工出细活

很多病人及家属在手术后常常急于了解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病理报告为什么那么长时间还没出来?不能提前吗?

虽然大家都很焦虑,但是组织标本的制备和病理科医生的判读过程是一套复杂、严格的流程,完全急不得。

不同标本的固定、处理、取材的精准到位、脱水试剂的浓度、包埋的角度方位、切片要薄到只有一层细胞、染片要核浆分明……这大部分工作要靠病理技术人员的精细手工操作。

病理科王子慧主任丨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到底怎么看?

切片制好后就由病理科医生进行诊断,这是病理报告的最关键部分,考验的是诊断医生的基本功、经验、知识面以及对肿瘤等疾病最新进展的了解。

病理报告出具所需时间:

1、若无特殊情况,一般 3 个工作日即可出具病理报告

2、部分复杂病例因需进行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或分子病理辅助诊断,需 5 个工作日左右

3、对手术切除的大标本一般为 5 个工作日

极少数病人病理检查虽然增加了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甚至分子检测,但肿瘤的良恶性还是难以诊断,这种疑难病例可能还需要跨院会诊,这样报告的时间就会相应的增加。

当然病理也不是万能的,即使再专业的病理团队也无法保证百分百的诊断准确率。这就需要病理医生终生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

因此等待病理报告时请大家耐心等待,给予病理科医生充分的诊断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用以指导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