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7-03
原创

泰州首例!大腿外侧建「港口」,创建一条隐形的「生命港湾」

6 月 13 日,泰州首例腔内心电图引导下下肢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完成。

高阿姨是个老病号,「慢阻肺」十余年,多次住院。6 月 12 日,因慢阻肺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再次入院,长期输液导致全身血管条件极差,每次输液扎针对她来说都是一个煎熬。高阿姨想寻求一个不要每天扎针的输液方法。

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短,每周维护。输液港留置时间可长达 5 年以上,每 4 周维护一次,身上看不到管子,洗浴不受限制,生活质量高。

输液港,是一个用于静脉输液治疗的「港口」,它由一个小巧的注射座和一根柔软细长的导管组成。通过蝶翼无损伤针将各种药物、营养液、血液制品输入到中心静脉,无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治疗完毕拔出无损伤针,体外看不到导管及针头,不影响日常生活。

东十区医护团队马上联系静疗组专家赵玉桃护士长。考虑到高阿姨胸腔压力高,如在上肢植入输液港,容易发生导管异位、堵塞等风险;下肢 PICC 每周维护,对于不能脱离呼吸机的高阿姨,居家维护是个问题。下肢输液港是最佳方案。

为提高植入的准确性,置管过程中赵玉桃运用腔内心电图引导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心电图 P 波的变化,对导管尖端进行定位。

为降低静脉导管感染的风险,便于后期护理人员输液操作,通过 B 超评估,将穿刺点定于腹股沟下 10 cm 的股静脉。测量穿刺点至腹股沟中点及脐部的距离,选择植入的导管长度。

泰州首例!大腿外侧建「港口」,创建一条隐形的「生命港湾」

建立无菌区、穿刺、送入输液港导管。为避免右侧卧位时压迫输液港,赵玉桃将港体埋在大腿外侧,然后将导管与输液港注射座连接,缝合、包扎。一条隐形的「生命港湾」建成!

泰州首例!大腿外侧建「港口」,创建一条隐形的「生命港湾」
输液港植入术后连接蝶形针和无损伤接头

治疗一段时间后高阿姨康复出院。

泰州市人民医院以引领泰州地区静脉治疗技术发展为己任,率先在全市开展静脉治疗护理服务,开设静疗护理门诊,开展泰州地区静脉治疗技术培训。

近年来,多次开展 B 超引导下 PICC 导管植入术,腔内心电图引导下手臂、胸壁输液港植入术,完成近 300 余例手臂输液港植入术。

此次下肢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成功完成,解决了上肢静脉条件差需长期治疗、肿瘤化疗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输液难题,标志着泰州市人民医院静脉输液技术迈上新的台阶。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