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2-24
原创

日常扭伤或崴脚,到底要冰敷还是热敷呢?搞错了小心伤上加伤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些小损伤,很多人都会选择自行解决。例如走路或跑步不小心扭伤脚踝,打篮球、踢足球等剧烈运动时不小心崴脚。

日常扭伤或崴脚,到底要冰敷还是热敷呢?搞错了小心伤上加伤
图自:Bigstock

而大家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冷敷和热敷,但是自行处理的时候,难免有各种疑问。

运动扭伤后,又红又肿,是热敷还是冰敷呢?

热敷和冰敷的作用是一样的吗?

听说运动损伤后,冷热交替敷,效果更加好?

冰敷和热敷,一冷一热完全相反,但却都是我们治疗损伤、缓解疼痛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很多人会在门诊的时候问医生,自己的情况到底是要冰敷还是热敷,甚至有很多医务工作者,对这个问题也没办法解释得很清楚。要搞清这个问题,需要先从冰敷和热敷的机制开始。一起来听听运动医学科金一医生是怎么说的?

冰敷的机制和使用建议

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收缩、凝结;冰敷确实也是有这样的作用,它可以让局部组织温度下降,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可以有效地止血,减少渗出,减轻肿胀;降低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同时,低温可以麻痹抑制感觉神经末梢,起到镇痛的作用。

建议冰敷的情况:

急性的损伤或炎症的急性发作期,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一般可以采用冰敷。

例如急性的关节扭伤(如崴脚)、骨折、骨关节炎的急性发作、痛风的急性发作、烫伤等。

热敷的机制和使用建议

热,可以融化冰雪,让静止变得流动,让坚硬变得柔软;同理,热敷可以让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让局部堆积的炎性因子和代谢产物更快地被清理,同时让生长因子和营养物质得到迅速补充,减轻炎性疼痛,加速组织的修复;热敷还可以让软组织松弛,恢复弹性,减轻肌肉痉挛造成的不适。

建议热敷的情况:

热敷主要用于急性损伤的后期(72 小时后)以及长期的慢性损伤。

例如:网球肘、腱鞘炎、腰肌劳损等。

另外,在进行冰敷和热敷的时候也不能盲目乱用,相关的注意事项也需要提前留意。

冰敷的注意事项

避免冰敷的情况:

① 存在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例如糖尿病足,闭塞性脉管炎,不应使用冰敷,否则会加重肢体的缺血。

②  如果存在对寒冷刺激敏感的情况,例如寒冷刺激性荨麻疹、雷诺氏病等,请避免使用冰敷。

③ 有开放性伤口的部位,避免冰敷;

冰敷的使用建议

① 急性损伤后,尽早进行冰敷,最好在 3 小时以内进行;每天 15-20 分钟,每 2-3 小时 1 次;可持续至伤后 72 小时。

② 避免冷源直接接触皮肤,最好隔上毛巾等,防止冻伤;

③ 控制每次冰敷的时间,否则会引起反射性的血管扩张,冻得通红就是这个原因。

热敷的注意事项

避免热敷的情况:

① 存在神经病变的患者,例如糖尿病足、脊髓侧索硬化等,对温度不敏感,容易导致烫伤。

② 深静脉血栓、感染、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禁用热敷。

热敷的使用建议:

① 急性损伤的 48 小时内,避免热敷,否则会加速局部组织出血,诱发炎症反应,导致加重疼痛和肿胀;同理适用于红花油、活络油等活血化瘀的药物。

②  急性损伤 48 小时后可进行热敷与冰敷交替,冰敷方法同上;72 小时后,可单纯热敷,每天 20-30 分钟,每日次数无特别要求。

③ 避免热源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无论冷敷还是热敷,都是属于可以自行进行的辅助性治疗,如果出现伤痛疾病,特别是自行处理效果不好的时候,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