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1-11
原创

产后腰疼 是因为那一针麻醉吗?

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省妇女儿童医院)麻醉门诊中,经常会有孕妇及家属问:「打麻醉会不会留下腰疼的后遗症?」平时,也有一些术后的患者来问:「我生完孩子后腰有点疼,是不是无痛分娩造成的?」

大家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那是因为有不少「坊间」的说法称,「产后腰疼与无痛分娩以及剖宫产的麻醉药有关,而硬膜外无痛分娩的进针部位也在腰部,操作时用到的针头比较粗、进针的程度比较深,可能损伤到了腰椎或腰部肌肉。」

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的便想到,无痛分娩时在背上打麻醉针或许就是产后腰疼的罪魁祸首。

可是,这是真的吗?

带着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产后腰疼的那些事。

什么是产后腰疼?

产后腰疼是孕妇在生产之后,腰部产生疼痛症状,有时会放射到下肢,疼痛多在活动时加剧,休息之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通常而言,生产之后产生的腰疼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逐渐消失,如果疼痛感持续存在并且经过一段时间也不消失,则可以诊断为产后腰疼。

产后腰疼与背上打的那一针麻醉究竟有无相关性?

无痛分娩或者剖宫产首选的麻醉方式为椎管内麻醉,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半身麻醉。

麻醉实施时,在相应的腰椎间隙进行穿刺,把局部麻醉药注入硬膜外腔来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发挥镇痛的作用。而椎管内麻醉作为一种十分成熟、应用比较普遍的麻醉方式,在临床应用上却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在接受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中,除了众多的产科患者感到腰疼外,其他科室患者极少感到腰疼。

事实上,那些没有接受椎管内麻醉顺产的产妇,也存在产后腰疼的问题。椎管内麻醉确实会导致穿刺部位出现轻微的疼痛,因为它毕竟属于有创操作。相关研究已证实,椎管内麻醉导致的腰疼发生在硬膜外导管拔除以后,背部穿刺点局部出现一点点钝痛,和一般的静脉针眼一样,随着组织的修复,休息几天就会恢复,一般只会持续数天,不会长期持续。

这种疼痛很少会疼到需要口服止痛药的程度。而产后腰疼主要发生腰部和骶髂关节的周围,并会放射至双下肢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常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对此,国内外专家在研究后得出结论:产后腰疼和患者接受椎管内麻醉不存在相关性!

也就是说,产后腰疼并非麻醉惹的祸。

既然产后腰疼不是麻醉惹的祸,那是什么原因呢?

1. 怀孕期间的伤害

首先,随着胎儿在子宫内不断的长大,准妈妈的体重增加也突飞猛进,重心逐渐改变,腹部向前凸出、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逐渐加大,破坏了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进入孕晚期后,腰部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很可能会造成腰肌损伤,在产后出现腰疼。

另外,在怀孕期间,70-88% 的准妈妈们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而腹直肌具有保护腹腔脏器,承托腰背部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咳嗽等生理功能。腹直肌的分离、牵张和无力会进一步给脊柱旁的肌肉群施加更大的张力,为腰疼埋下隐患。

怀孕期间,准妈妈体内会分泌一种松弛素,慢慢使骨盆周围相应的关节韧带变松弛以适应胎儿增大并为分娩做准备,这种效果可以持续到产后 3 至 5 月,但在满足孕产需要的同时,韧带松弛也会让脊柱椎体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再加上腰椎生理弯曲加大,就进一步加重了肌肉、韧带的负担,容易发生损伤,从而导致产后腰疼。

2. 生产的影响

生产时产妇需保持仰卧、下肢屈伸的姿势,要维持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之久,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可能会导致腰酸、背疼等情况出现。另外,受到分娩的影响,骨盆韧带松弛、腹部肌肉柔软、子宫也没有复位,一旦产后恢复不到位,就会造成腰部长期疼痛。

3. 长期卧床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产后坐月子非常重要,生产之后要绝对卧床休息,一个月内不能下床活动。殊不知,长时间卧床休息、产后营养供给较为丰富,产妇的体重也会迅速增加,腰部赘肉变得越来越多,可增加肌肉负担,导致腰酸腰疼。

4. 过度劳累

宝妈生产后需要在产褥期好好调养身体,如果在产褥期没有得到良好的休息,比如产后频繁的弯腰俯身抱小宝贝、昼夜不分地照顾小宝贝、长期弯腰洗衣服、给孩子洗澡、换尿不湿,以及在哺乳过程中姿势不当等,腰部缺乏休息的时间,引发腰肌劳损,继而出现腰疼。

5. 生理性缺钙

妊娠期间,孕妇要为胎儿发育提供充足的钙、磷等营养物质,如果此时孕妇未能及时补充母婴所需要的钙,则可能造成孕妇生理性缺钙。产后母乳喂养对宝妈而言也会带来钙的流失,钙质不足会引发骨质疏松,引起腰疼。

总之,产后腰疼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和怀孕、生产因素有关,而在度过产褥期之后,宝妈仍然有持续或阵发性腰疼,往往是产褥期恢复不当的表现。

那「产后腰疼」怎么防治呢?

根据以上腰疼的原因,准妈妈们可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 注重产前预防:

合理均衡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过于肥胖而增加腰部负担,造成腰肌和韧带的慢性劳损。

2. 围产期适当补钙:

多喝牛奶、多吃芝麻等含钙丰富的食品,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在防止腰疼的同时,也为胎儿提供足够的钙。

3. 产前产后注意体位:

产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体位,产后保持充足的睡眠,经常变换卧床姿势,避免经常弯腰、久站,避免过于用力,不要过早跑步、走远路,以免导致子宫后位或子宫脱垂引起腰疼。

4. 育婴习惯要与时俱进:

喂奶时要找到轻松、舒适的姿势,可以在宝宝身体下垫一个枕头,不要把身体所有的重量都压在自己的手臂上,以减少腰酸背痛发生的机率;换尿布时建议可以侧身盘腿坐到床上,或者准备一个高度到腰部高度相同的尿布台;抱宝宝时可以使用婴儿背巾,腰凳或者婴儿推车等辅助。

5. 选择合适的运动:

在分娩后 6 周左右,也就是产褥期结束后,宝妈们身体各项机能基本已恢复,妈妈们可以结合自己产后恢复的情况,在专业人士或康复保健医生们的指导帮助下做一些运动,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弹性和韧带柔韧性,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耐力。瑜伽和游泳都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出现了产后腰疼,适当腰部理疗、按摩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前去医院疼痛科就诊,可以尝试中药、藏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