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1-22
原创

长期居家,亲子关系更紧张?心理专家来支招:亲子沟通有技巧

广州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化,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孩子们开启线上学习模式,很多家长不仅时间安排上没有做好准备,心理上也没能做好准备,在兼顾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孩子,为此倍感压力和焦虑,也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张。

我们将这段时候收到的咨询进行了整理和汇总,并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答,希望通过以下的问答,可以帮助您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亲子间的关系。

01 如何处理紧张的亲子关系?

小学生因为疫情一直在家,相处时间长了,孩子的缺点也放大,比如让她做一件事情,拖拖拉拉,父母看不过眼,忍不住发火,又怕伤了与孩子间的感情,请问如何跟孩子沟通,不让她养成这种拖拉习惯呢?

很多时候,拖拉的底层情绪也是焦虑,内心想但是又做不了决定,行动呈现出拖延。实际上他们给我们看到的拖延,对他们而言是维持在原来的状态没有行动。

在他们内心,被要求去做的事情并不是他们意愿的,或者实际上还没想好,但是又没有办法拒绝,因为拒绝通常也会被驳回。我们看到他们不为所动的背后,他们内心是焦虑的,冲突的,一方面他们可能也不想跟外界(比如父母)有冲突,但是去行动,又与内心意愿有冲突,这样的双重冲突会让人在行动上出现停滞感,也就是我们看见的拖延行为。

解决一次拖延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不要有这样的行为,我们可以尝试去了解那一刻他们是怎么想的。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空间大一些。比如先让他们遵循内心的想法,先不行动或者再玩一会,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跟他确定时间。

长期居家,亲子关系更紧张?心理专家来支招:亲子沟通有技巧
图自:Bigstock

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说,我们做了但他依然会反悔,然后继续拖延。是的,我们必须要承认不是每次都会有效,但是我们也不能一直以过去推断未来。如果我们尝试这样的相处模式持续一段时间,效果就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像我们不能指望一次的沟通就让拖延永久的消失一样。

我们经常会牺牲掉我们与孩子的情感链接而纠缠在一些行为上,这实际上也是很多孩子不能理解的部分,父母到底在乎我这个人还是我的行为,他们或许不清楚父母也会纠结同样的问题。

尝试与孩子进行探讨

如果是小学生,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把这个问题尝试跟他们探讨,这个探讨并不是期待他们有多深的理解,和行动上的改变,而是让他慢慢意识到,父母跟他们一样,有着类似的内心冲突,以至于慢慢他们内心深处会更愿意接受,父母是在乎我本人,而不是我的行为,这样他们的安全感会慢慢的稳定一些,从而焦虑感也会慢慢得到一定的缓解。

家长学会自我思考

家长实际上真的需要思考,在与孩子的关系与某一次的行为中,我们到底做了怎样的选择?我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对孩子无条件的妥协和包容,而恰恰相反,是我们可以一起跟孩子探索出我们相处的底线,让他们在有安全感的同时慢慢清楚某些时刻是必须要配合的,让他们自己尝试意识到拖延并非一个好的决策,如果我们希望解决根本的拖延问题,那么这一定是一个发自内心的过程,而不是通过言语传递的一个逻辑认知。

疫情和孩子困在家,有什么好方法增进与孩子间的感情呢?

疫情困在家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情绪都会出现一些波动。毕竟被困在家里,对我们而言是一种失控的感受,仿佛自己的一切不受自己安排的,很多时候也是不可确定的,非常容易导致情绪的积压和传递,如果反应在亲子关系上,就更容易让关系变得紧张。

我们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或苛刻,以此来尝试拿回控制感,平衡内心的失控感,因此,也会同样对待外界的事物,导致关系变得紧绷。

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加需要提醒自己放开一些规则和要求,给自己和他人更大的空间,比如面对孩子课业时,适当降低要求,毕竟这个时候的学习效率和态度或许并不是一个常规的心理状态,而是受到更多情绪化影响,所以较为宽松的空间或许对亲子关系更有利。

进行更多的亲子互动

疫情期间,很多人会想到运动,毫无疑问,运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并不是每个人或每个孩子都喜欢运动。而游戏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亲子互动方式。

长期居家,亲子关系更紧张?心理专家来支招:亲子沟通有技巧
图自:Bigstock

我们会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尝试在旧的游戏规则的基础上,与孩子一起创造新的规则,新的玩法,这样既可以提升孩子的思考,创造能力,也可以一定程度提升趣味性,并且也可以通过游戏获得一些掌控感。如果可以走出家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到户外逛逛,玩一些户外的游戏。

02 如何理解孩子急躁的情绪?

Q1:3 岁半的男孩,对很多东西或者事情都表达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到了最后,做也不行不做也不行,反正就是崩溃哭,他自己都分不清想要还是不想要,请问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

Q2:5 岁的女孩,有时候不愿意好好说话,而是用哭叫发脾气的方式表达。比如晚上要睡觉了,答应五分钟后进房睡觉,结果进房间后开始哭。

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都不太一样,通常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很好的描述自己的需求和情绪,这是较为正常的情况。他们更多的表达方式确实就是哭,有时候他们也会因为自己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需求而着急,所以情绪就会出现急躁,不耐烦或者发脾气。

这时候让我们的家长不明所以,感觉就是胡乱发脾气,实际上很可能他们的情绪不是冲着外界,而是对着自己的,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生气。

也有家长会遇到孩子答应了条件,执行的时候依然苦恼或者耍赖皮等类似情况,家长可以坚守自己的底线的,有些时候我们在不对孩子构成伤害的前提下,允许小孩哭一会,也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长期居家,亲子关系更紧张?心理专家来支招:亲子沟通有技巧
图自:Bigstock

对于孩子崩溃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耐心的进行安抚和陪伴的,安抚和陪伴不意味着需要妥协条件和无条件的答应要求,这两件事情是可以分开的。

同时我也会建议增加一些情绪类的绘本,让孩子可以慢慢的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发展表达的能力,帮助孩子未来更好的识别和描述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在日常陪伴玩耍和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在情绪表达相关内容上多停留,让他们慢慢学会表达自己。比如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就不错。

03 如何让孩子戒掉随手打人的习惯?

Q1:4 岁的男孩,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习惯向妈妈发脾气,说狠话甚至动手,但很快就内疚认错,甚至打自己惩罚自己。但对外人是很友善,家人不想用严厉惩罚的手段教育,但又怕宠坏,该怎么办?

Q2:4 岁半的女孩,激动的时候拍打别人,有时还打自己,生气的时候打人,高兴的时候也打人,想引起你注意的时候也拍打你。跟她说这样不好是伤人的行为,她知道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由于下手挺重的,导致幼儿园的同学都不愿跟她玩。怎么能更好地引导她不要打人。

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首先需要了解孩子从哪里习得这些打人的习惯,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孩子打人的行为是通过某些场景习得的,如果我们找到这个场景,就可以针对性的处理源头问题。

其次需要引导孩子用其他的方式表达情绪,当孩子打人的时候,我们需要严厉制止,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用严厉的态度和平稳的情绪制止孩子,可以罚他们安静一会,而不是用暴力的语言和行动去解决他们的不良行为。

如果影响到了日常交际生活,我们需要担心这类行为会继续强化,家长在尝试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效果时,需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长期居家,亲子关系更紧张?心理专家来支招:亲子沟通有技巧
图自:Bigstock

04 如何处理多胎的相处关系?

Q1:3 岁姐姐和 1 岁妹妹,怎么样才能融合相处?姐姐有点抵触妹妹,不给她碰自己的玩具,不让妈妈抱妹妹,但也看得出她是喜欢妹妹的。

Q2:两岁 4 个月的双胞胎女孩。平时在家打架抢玩具时大人应该如何解决?因为双胞胎原因,如何建立自信心,减少自身和对方的对比,引导他们是独一无二的,不用与对方做比较?

我们发现在多孩家庭中,很多时候家长会陷入一个公平对待的陷阱,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家长一直充当输出者,不断的被消耗,所以长期以来是很容易出现耗竭状态的。

我会更建议家长从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慢慢引导孩子意识到,大家是平等的,这个平等包括父母也是平等的,也是有自己的需求。而孩子接受到了父母的给予,就是收获。也需要引导多个孩子之间也是平等的。他们是可以互相协助一起来为家庭做出贡献,哪怕收拾自己的东西,配合一些指导,都是他们对家庭的付出和贡献。

如果大一点的两个年龄相近的孩子,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尝试放手,让他们去处理彼此的矛盾和冲突,有时候给予一些空间比及时的介入更重要。

05 如何处理与青春期孩子的关系?

14 岁的女孩,好强、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焦虑,高兴的时候愿意交流,喜欢诉苦,不喜欢听父母劝说,父母应该如何交流和引导?

假如劝说无效,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如果她愿意的话,先听听她的想法,有可能她的想法我们是不能同意或接受的,但是表达是被允许的。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引导,正确与维系良好亲子关系的矛盾中,难以抉择,这时,亲子关系应该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持续情绪不稳定,家长尝试一段时间没有效果,我们需要及时支持她去找相关专业的心理支持,以避免情绪继续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11 岁的女孩,沉迷短视频,在被抓到现行之前不会承认、撒谎。怎样改变这个情况?

孩子游戏沉迷,是近些年很多青少年呈现的主要问题。我们处理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先了解他们沉迷的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向沉迷而不是沟通。

而撒谎的本身实际上是对问题回避的一种自我保护,可以发现一个撒谎的孩子是不安的。偶尔的撒谎或许问题不大,但我们需要谨慎对待的是不让撒谎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也需要留意孩子撒谎的背后的原因是不安全或是害怕被否定,被责罚。

长期居家,亲子关系更紧张?心理专家来支招:亲子沟通有技巧
图自:Bigstock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这个情况时,我们需要思考,亲子关系变得不那么让她信任,跟家长相处的时候也会有较大的压力。

或许他们确实在行为上有一些不妥,父母与孩子在观点上有较大的分歧,就像外交政策一样,让一切重回谈判桌,大家依然可以有沟通的渠道,可以让问题有机会澄清,沟通到最后可以被处理。

如果家长也觉得陷入了无力状态,我会建议确实可以带着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因为沉迷游戏,经常性撒谎表面上看是一个单一的问题,但是后面的原因有可能是复杂的,我们也不希望这样的情况继续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疫情持续,但我们的生活仍然继续,亲子关系的质量,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在这段相互陪伴的特殊时光,抓住机会,积极调节亲子关系。让我们和孩子们都能成为彼此幸福的存在~

长期居家,亲子关系更紧张?心理专家来支招:亲子沟通有技巧

骆文 广州和睦家医院心理治疗师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