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1-22
原创

冬季如何更好地控制血压?

随着冬季来临,气温开始下降,许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较前明显升高,与此同时带来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表明冬季人体的平均收缩压比夏季高 10-12 mmHg,平均舒张压比夏季高 5-6 mmHg;气温每下降 1℃,收缩压约上升 1.0 mmHg,舒张压约上升 0.5 mmHg,并且各医院门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数量激增。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刘洋副主任医师受邀做客《活过 100 岁》栏目,为广大听众朋友讲了有关老年患者冬季更好地控制血压的内容。

在短短的一个小时的直播中,刘洋首先和主持人分享关于冬季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常见特点:

1、收缩压增高为主:由于老年人动脉僵硬度增加,大动脉弹性下降;

2、血压波动幅度大:老年人血管自身神经调节能力下降,因此,体位性血压变异和餐后低血压者增多;

3、脉压明显增大: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往往可达到 60~100 mmHg。脉压反映着动脉的弹性功能,与大动脉硬化度升高、顺应性下降、血管壁结构改变以及内皮功能受损等因素密切相关;

4、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健康成年人的血压水平表现为昼高夜低型,夜间血压水平较日间降低 10%~20%。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多见夜间低血压或夜间高血压,清晨高血压也增多,使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5、常多病共存,并发症多发。

然后针对上述特点,刘洋医生给出一些科学的治疗建议与对策:

1、关注血压监测,遵循医嘱用药;

2、合理饮食、戒烟、限制饮;

3、注意防寒保暖,规律起居,保持心情舒畅;

4、坚持适当运动,适度控制体重;

5、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要重视高血压合并性疾病带来的危害,积极科学、规范治疗相关疾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