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17
原创

你家孩子打呼噜吗?可能是扁桃体、腺样体肥大!

「医生,要不要割?不割可不可以?」这个暑假,许多家长来到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咨询医生。因为孩子们睡觉时经常打呼噜,让家长们高度怀疑孩子的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现在由耳鼻喉科医生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小儿腺样体、扁桃体肥大那些事。

什么是腺样体、扁桃体?

腺样体和扁桃体都是属于淋巴器官,是属于咽部内淋巴环的一部分,二者之间存在淋巴导管相互沟通。

扁桃体,也就是临床所称的腭扁桃体,位于双侧扁桃体窝内。如果反复炎症感染,会引起扁桃体增生肥大。

扁桃体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故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正常情况下,由于扁桃体表面上皮完整和粘液腺不断分泌,可将细菌随同脱落的上皮细胞从隐窝口排出,因此保持着机体的健康。人在 3 至 6 岁以后,扁桃体的免疫功能会逐渐被其它免疫器官所取代。

腺样体,也称咽扁桃体,位于鼻腔后部的鼻咽顶后壁,外形像半个剥了皮的橘子瓣。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后,会增生肥厚,堵塞后鼻孔导致鼻塞、打鼾等症状,是儿童的多发病。通常情况下,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是同时并存的。

儿童期免疫力低,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往往一次或几次的感冒就会使腺样体增生肥大。医学上常说的「腺样体肥大」,一般是指过度肥大,属病理状态,常与扁桃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

典型症状有哪些?

1、睡眠打鼾;

2、张口呼吸;

3、鼻塞、流鼻涕;

4、上切牙突出、唇厚;

5、注意力不集中;

6、听力下降。

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1、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可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气管炎等疾病;

2、易造成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气造成头部缺氧,精神萎靡等现象;

3、影响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在夜间,夜间睡眠不好,会妨碍生长激素的分泌,孩子可能出现长不高、发育慢的情况;

4、易形成腺样体面容:面部变形,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缺乏表情、呆滞木讷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张口呼吸的危害,长期的张口呼吸和打鼾,会严重拉低孩子的颜值。

医生指出,扁桃体和腺样体在幼年时肥大,在 6-8 岁时达到顶峰,随着年龄的上升,它们的体积会渐渐萎缩,一般在 12 岁时退化。

一般来说,与扁桃体、腺样体相关的问题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缓解,但是这种趋势是无法预测的。

哪些情况下要做手术切除?

1、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症,1 年内感染发作不低于 7 次,或连续 2 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 5 次,或连续 3 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 3 次。

2、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中重度鼻塞,且阻塞症状 (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 已持续至少 1 年,并且保守治疗无效。

3、由于腺体肥大影响鼻腔通气和分泌物引流,导致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

手术风险大吗?

手术操作是从口腔进入,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不会在面部留有疤痕。至于是进行手术还是保守治疗,需要耳鼻喉科医生专业评估后再决定。

目前,手术大多使用低温等离子刀头来进行,在切除的同时止血,术中出血量很少,而且刀头产生的温度较传统电刀低,不会对周围组织结构造成「热损伤」。

术后会影响孩子免疫力吗?

在日常的门诊接诊中,家长也经常与医生讨论:孩子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后会引起身体抵抗力下降,是否应该给孩子好好进补?

没必要。医生指出,人体有很多免疫器官,扁桃体、腺样体摘除后不会对孩子的免疫能力有太大影响,相应的代谢和功能会有其他免疫器官代偿,从而在孩子体内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家长可以从均衡饮食和帮助孩子适当锻炼入手,增强孩子的体质。

由于手术创面想完全愈合需 3-4 周时间,这段时间家长应坚持让孩子进食温凉、柔软的食物,避免生硬、辛辣油炸过热的食品,尽量少吃刺激性水果和果汁。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