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6-14
原创

家长们请注意!预防孩子脱臼,这些危险动作需警惕!

家长们不要以为脱臼这种事情离孩子很远,其实很多时候往往都是家长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就可能导致孩子的手臂脱臼受伤,多了解一些脱臼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3 岁男孩胳膊脱臼,医生手法复位获赞

「医生快来看看我的孩子,好像掉环儿了!」随着一声急切的呼唤,一个 3 岁的小男孩哭着被家属抱进了急诊室。正在吃晚饭的郭晓平主任闻声赶来,随即娴熟的用一手握住腕部,一手托住肘部,只听「咔嚓」一声,接诊前后不到五分钟,患儿的手便能抬了起来。

原来,小男孩是肘关节脱臼,也就是桡骨小头半脱位。据孩子妈妈讲述,就因在孩子玩耍时拉了一下胳膊,就动不了了。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当妈的心都碎了!

孩子妈妈表示,「这已经是孩子第二次脱位了,上次就是郭主任给复位的,这次也丝毫不敢耽搁,赶紧抱着孩子来医院。」

郭晓平主任表示,「这都是应该的,别着急了,现在已经复位好了,应该没问题了,以后注意别再拉拽孩子的胳膊了。」随后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孩子妈妈便带着孩子笑着离开了。

关于脱臼

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特别要值得注意的是:脱臼过一次的孩子,以后有可能会发生习惯性脱臼。

家长们不要以为脱臼这种事情离孩子很远,其实很多时候往往都是家长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就可能导致孩子的手臂脱臼受伤。因此,平时应多加注意,了解一些脱臼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脱臼是如何发生的?

孩子们较为常见的脱臼部位大多在胳膊,医学上是指肘部的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是低龄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

这是由于 5 岁以下的孩子桡骨头还未发育健全,肘关节囊、环状韧带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和松弛,而且关节窝也比较浅。因此,如果孩子手臂被突然的外力拉扯,就很可能导致脱臼的发生。虽说这并不会造成永久性的损伤,但发生脱臼的时间越久,复位的难度就越大,因此,家长们还是应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尤其是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要注意,一些在我们家长看来很普通的动作都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意外伤害。

该如何确认孩子脱臼了?

1、一般来说,关节发生了脱臼都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年纪较小的孩子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哭不止,在家长的引导下还会指出脱臼的部位,已经会说话的孩子则会直接说「疼」。

2、家长轻轻按压脱位的关节处,孩子会表现出更为疼痛。

3、孩子如果不愿意移动手臂或是手臂无法抬起,基本上也表示孩子手臂的关节脱位。

发现脱臼后该如何应急处理?

1、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家长,不建议自行给孩子复位,更不要一直乱动或是试图屈曲肘关节,以免使孩子的疼痛感增加或是引发二次创伤。

2、家长们可以适当地对发生脱臼的患处进行冷敷,以减少痛感和水肿。

3、立即设法将脱位的肢体进行固定,可以采取用三角巾悬挂手臂等制动的方法,来保护孩子受伤的关节。

4、简单固定后马上送孩子去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预防脱臼,这些要点要牢记

1、为了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意外缓冲保护,家长们应避免使孩子的手臂过度伸直,同时注意牵拉孩子的手臂时不要用力过猛。

2、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在给孩子穿衣服、玩游戏,或是拉孩子上楼梯等等时,都应注意不要太过用力地提拉孩子胳膊。就算是要拉,也最好选择孩子手臂的上臂部位,缓慢牵拉。

3、作为家长,应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不让孩子进入到危险的环境中,同时避免在紧急情况下习惯性地用力牵拉孩子。比如孩子摔倒,我们下意识地会去拉孩子的手臂,但其实最好是马上蹲下来抱住孩子或是托住孩子的腰间、拉孩子衣服的中心部位。

4、教小宝宝学走路或是孩子刚学会走路不久,家长们为了保持孩子的身体平衡,最好是用两手托住孩子的腋窝,而不是只抓孩子的手。

5、抱小宝宝离开安全座椅或者是手推车、餐椅等,应先将小宝宝的手臂拿出来了再将其抱出,以免手臂被卡住发生拉扯。

6、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们平常也应教育孩子一些在玩耍中的安全事项,以免发生意外或是不小心伤害到其他小朋友。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