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5-19
原创

20 岁少女患血液肿瘤,多学科会诊为她保留做母亲的希望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放疗、化疗可能会对女性生殖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会引起女性生育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当年轻的未婚未生育女性遇到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究竟该如何治疗是好?还有没有机会保存生育能力?还能不能实现做母亲的愿望?

辗转就医路坎坷,年轻女性不幸罹患血液肿瘤

20 岁的小凡(化名)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8 年前,小凡受凉后出现发热,辗转多家医院进行退热、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效果差,出现了鼻翼两侧、颈部皮疹,并且还有脱屑的情况,出现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等症状,间断给予对症治疗,于 2015 年发现慢性 EB 病毒感染,后给予抗病毒治疗。然而,命运多舛,2021 年 10 月,她感觉左上后牙麻木就诊,经检查后确诊为 NK/T 细胞淋巴细胞瘤,由于病情需要,小凡化疗了 6 个周期,现准备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而年轻的小凡尚未结婚未生育,小凡的父母带着她找到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管一春。管一春详细了解小凡病情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为她进行卵巢功能评估。但是超声及血液指标提示,小凡的卵巢功能已明显下降。

多学科会诊 带来生育新希望

刻不容缓,生殖医学科立即组织院内外的血液科、肿瘤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等专家通过线上的形式,进行血液疾病患者生育力保存多学科会诊,为小凡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希望能尽可能地帮助小凡保存生育力,为将来能够成为母亲保留希望。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李晶洁,河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周健、董丽华、副主任医师梁利杰,郑大一附院主任医师付晓瑞、副主任医师邢海洲,郑大三附院医学影像科主任陆林、病理科主任曾宪旭等参加会诊。

20 岁少女患血液肿瘤,多学科会诊为她保留做母亲的希望

本次多学科会诊由生殖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嘉恒进行了详细的病历汇报。会诊过程中,专家们对小凡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评估,经过热烈的讨论,专家们给出建议:现在小凡已经过六次化疗,卵巢功能明显下降,若行生育力保存,在骨髓移植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后,可以进行卵巢组织冷冻保存生育力。

20 岁少女患血液肿瘤,多学科会诊为她保留做母亲的希望

会诊结束后,李晶洁为大家带来血液疾病患者生育力保存专题科普讲座,介绍了血液肿瘤流行病学和指征,以及患者肿瘤治疗效果和预后、生育力保存价值等,讲座使大家对血液疾病的生育力保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专家有话说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白血病患儿 5 年生存率达到 88%。

然而,由于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案的应用,生育力受损成为抗肿瘤治疗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对于患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儿童和青年,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放化疗导致卵巢衰竭的比率高达 70%~100%,生育力保存成为患者性腺功能保存的重要措施。

目前,对女性而言,保存生育能力的常用方法包括药物干预卵巢发育、胚胎冻存、卵母细胞冻存、卵巢组织冻存、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培养及其他方法。选用方法需要依据患者年龄、治疗类型、化疗时间、伴侣状况和与该技术相关的风险而定。

近年来,郑大三附院生殖医学科针对肿瘤患者开展了生育力保存相关助孕服务技术,借助 MDT 多学科会诊平台,为相关患者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旨在帮助更多肿瘤患者保存生育力,提高生活质量,通过 MDT 为患者量身定做治疗方案,「一站式」解决生育难题,点亮充满希望的生命之灯!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